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参与是政治生活中的常态,无论是专制社会还是民主社会,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存在着形形色色的政治参与,虽然同属于政治参与,但不同的社会在政治参与的主体、内容、形式和结果上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严格地说,政治参与是一种外在于政治的行为,是指那些不担任公职、不掌握政治权力的人试图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谋求个人和社会公共利益实现的过程。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民主政治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抗日战争是中国现代史上一场伟大的民族自卫战争,它一方面担负抵御外敌入侵、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也是由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的艰难过程,是由外力冲击所带来的一次强制性社会变迁。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执政党为了动员全国民众同仇敌忾、共同抗日,国家政治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向社会各阶层、各党派、各团体开放,试图通过在政府控制下的扩大化的政治参与来实现对社会的重新整合,争取社会各阶层对政府的认同和支持,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国民党政权的合法性。这就为各个社会团体、各个阶层及党派展示自己的政治宏图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契机。教授群体只是抗日战争中政治参与大潮中的一部分,但他们是站在时代前列的,他们为中国实现民主、施行宪政、建立现代化国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在中国现代政治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如果把抗战时期教授的政治参与看作是一场社会运动,那么其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变迁、结构、话语三个因素。而这三个因素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具体地说,外敌入侵导致社会发生了强制性的变迁,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被打断了,由此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独裁、专制的国家政体出现了松动的迹象,对社会民众进行政治动员成为一种必然选择,由此唤起的是社会各阶层特别是一些高级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热情,教授是高级知识分子的主体,占据着话语权方面的优势,他们在宣传和论辩过程中,用现代的西方政治话语挑战传统的独裁政权,如民主、宪政、人权、自由等基本价值理念被反复地阐述和宣扬,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即使是统治者也不得不在表面上认同它,抗战时期教授的政治参与就是循着这样的轨迹展开的。第一章研究了学术社会的构建、知识-权力网络的形成以及教授政治参与的动力机制等问题。考察了传统的“士人”转变为现代知识分子群体的过程,而这些现代知识分子中的精英部分又大多分布于大学之中,他们试图通过建设学术社会来确认自己的身份和重建社会的重心,期望从社会的边缘重返社会中心,学术社会的建设为教授参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开始通过报刊杂志谈政治,编织了“知识-权力网络”,这成为教授参与政治的一个凭借和根据,本章还分析了教授政治参与的动力机制和形式选择。第二章主要考察了抗战爆发前后教授群体的政治呐喊和政治流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的广大知识分子,他们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活动中,一些教授公开发表言论谴责日本的侵略行径,并宣传发动广大民众团结抗日。他们还积极地为抗战捐资,为了保存中国的文化命脉,教授们随同沿海的高校内迁,历经千难万险,表现出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情操。第三章关注的是战时民意机关——国民参政会的成立,它为教授的政治参与提供了一个平台,“教授派”成为国民参政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国民参政会抱有很大的期望和热忱。第四章研究了教授和第一次宪政运动的关系,在抗战建国过程中,以教授为主的学者从理论上阐述了抗战与宪政的关系,他们认为抗战与宪政并不矛盾,而且只有宪政才能促进抗战的胜利。在一届四次国民参政会上,教授派参政员率先提出了要求政府实施宪政的提案,拉开了第一次宪政运动的帷幕,迫使国民党政府不得不顺应民意,答应推行宪政,昆明的九教授对国民政府的宪法草案进行了修正,对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新的设计,但由于执政的国民党政权缺乏实行宪政的诚意,第一次宪政运动无果而终。第五章讨论的是教授派与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在整个抗战过程中,教授派力图保持自己中间人的位置,对于国共两党的摩擦、纷争和矛盾,他们从维护团结和国内和平的大局出发,总是竭尽全力地进行斡旋和调解,防止矛盾的激化和内战的爆发。在抗战过程中,国共两党都对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教授给予高度重视,想方设法地拉拢教授入党,这就使得教授群体发生了分化,有些教授或是出于自愿或是迫于形势,加入了国民党或共产党,但是在他们身上党派色彩始终不十分明显。在调解国共两党矛盾过程中,一些教授痛感个人自身力量的微弱,于是下决心将知识分子组织起来而成为让人不能忽视的政治力量,这就有了知识分子的政党形态——民盟的出现,民盟成为教授政治参与最有影响的团体。第六章关注的是抗战时期一个特殊的高校——西南联大,它可以说教授政治参与的一个堡垒。这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这一章重点讨论了西南联大教授在政治民主化浪潮中的作用和影响,尤其是在两次学潮中所表现出来的政治态度,说明教授群体对国民党的统治开始失望,逐渐由国民党的支持者转变为反对者了。第七章研究的是教授与第二次宪政运动的关系,从第二次宪政运动的发起到宪政理念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教授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与第一次宪政运动不同的是,这一次宪政运动不再尝试改革原有的政治制度,而是将重点放在争取一些具体的民主权利上,如言论自由、身体自由和参政会的预算权,这些努力至少在形式上获得了成功。第八章研究的是教授群体的政治选择问题,虽然这个群体一直坚持自己的中间人立场,但由于其力量的弱小,他们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在国共两党之间,教授们必须要做出选择,非左即右,第三条道路是行不通的。国民党政权的腐败和教授生活的困窘都迫使他们对旧政府绝望,而共产党提出的政治主张得到了教授派的赞同和支持,尤其是共产党关于联合政府的政治设计,与教授派一贯坚持的国内各党派平等、共同协商解决国是的要求相一致,于是,倒向共产党一边就成为唯一的选择。
第九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和提炼,对抗战时期大学教授的政治参与进行透视,分析了大学教授在抗战时期政治参与的特点、作用和效能问题,最后的结论是:教授的政治参与使民主宪政的理念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激发了人们的政治热情,并对原有的政治体制构成了强有力的冲击,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发展。但是,教授的政治参与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专制社会的政治生态。但教授在参与政治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理念、策略步骤、政治智慧及改革创新精神,对当前我国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发展和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进仍然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