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P)通常是一种持久的、慢性的严重精神疾病,疾病发作时不仅影响本人身心健康与劳动能力,也会对家庭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虽然抗精神病药物可以使精神疾病症状得到改善甚至治愈,但是在预防精神疾病的复发、提高心理健康、改善社会功能方面欠佳。康复期的患者不仅要担心病情的复发,而且要担忧婚姻家庭、人际交往、未来前途等问题,同时还要承受来自他人乃至社会的冷漠与歧视。这一系列问题将可能导致患者产生自卑、自我评价低、悲观、焦虑等情绪,从而严重影响他们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康复。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主要在其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和病耻感方面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对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尊、自我效能感现状调查与心理干预并不充分。因此,为了促进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躯体、心理、社会的全面康复,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自我效能感的现状调查以及心理干预而展开的深入研究是有必要的。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研究一,以昆明市及周边地区121名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与态度调查表、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考察,并结合访谈,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自我效能感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研究二,以团体辅导为主个案咨询为辅,对10名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干预。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追踪测量的实验设计,制定相应的团辅方案,对实验组10名患者进行干预,检验干预对提升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自我效能感的效果,以及对其精神疾病康复的作用。得到如下结论:研究一得出结论:(1)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尊、自我效能感属于中等偏下水平。(2)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自我效能感受到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状况、经济收入程度等因素影响。(3)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自我效能感受到不同发病情况、发病至接受治疗时间长短、有无家族史、不同首次发病年龄等因素影响。(4)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自我效能感受到其对精神疾病的认知与态度的影响。研究二得出结论:(1)干预可以有效提升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自我效能感水平。(2)自尊、自我效能感水平的提升,可以促进患者精神疾病的康复,使其能够健康回归家庭、工作以及社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