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定制激光系统和靶向性纳米粒子的活体多维光声成像导引下的宫颈癌光热治疗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27896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其发生与社会发展情况、HPV感染等密切相关。目前宫颈癌的治疗策略不仅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传统方法,基因治疗、生物免疫治疗等新兴的治疗手段也逐渐被应用于临床,这为罹患宫颈癌的女性带来了福音。然而这些治疗方法也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比如治疗不彻底导致的复发、术后并发症多、药物毒副作用大以及治疗费用高昂等。因此,寻找高效精准的宫颈癌的的治疗方法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提高患者生存率是医患双方共同的期待。本研究拟开发一种特异性靶向宫颈癌细胞的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具有优越的光声效应和较强的光热转化效率,进一步利用定制的激光系统开展体外细胞实验和体内动物实验,评价光声成像引导下的光热治疗宫颈癌的效果,本研究有望为临床提供一种高效精准的宫颈癌治疗新思路。研究方法(1)首先运用纳米沉淀法制备出近红外区强吸收的共轭聚合物PIIGDTS(PD)纳米粒子,然后通过在PD纳米粒子表面修饰靶向宫颈癌细胞的叶酸(FA)以合成特异性靶向宫颈癌细胞的纳米粒子(PD-FA纳米粒子)。先后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子的形态,粒度仪测量纳米粒子的大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纳米粒子的在不同波长下的光吸收。基于自制的光声显微系统监测纳米粒子在体外的光声性能,包括光声光谱的测定、光声稳定性的监测以及光声信号的浓度依赖性。最后利用自制的近红外光照射系统和红外热像仪监测不同激光功率照射下,不同浓度纳米材料的温度变化,评估纳米粒子在体外的光热效应、光热稳定性和光热转换效率。(2)随后开展体外细胞实验,首先采用四唑比色法(MTT)检测纳米粒子对正常细胞系(Cos-7)的毒性作用。接下来,为探索宫颈癌细胞系(HeLa)对纳米粒子的摄取情况,先用荧光染料CU-6标记PD-FA纳米粒子和PD纳米粒子,后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不同时间点这两种纳米粒子进入HeLa细胞的情况。以此为依据确定HeLa细胞摄取纳米粒子的最佳时间点,在这个时间点对细胞进行激光照射,激光照射后利用活/死细胞染色法和MTT比色法检测HeLa细胞的生存率情况,从而评估纳米粒子在细胞层面上的光热杀伤效果。(3)建立HeLa细胞宫颈癌皮下肿瘤模型用于评估纳米粒子活体光声成像的表现和光热治疗的效果。首先利用光声装置检测老鼠皮下肿瘤仿体的实验来验证纳米粒子在小鼠皮下的光声性能。进一步将PD和PD-FA两种纳米粒子通过尾静脉注射进入荷瘤小鼠体内,在不同的时间点对肿瘤区域进行光声成像,并检测光声信号的强度来掌握两种纳米粒子在肿瘤区域的富集情况。这一实验测试了PD-FA纳米粒子对于宫颈癌的靶向作用,为后续活体光热治疗做前期准备。为了评价纳米粒子在荷瘤小鼠活体的抗肿瘤作用,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5组,处理如下:PD-FA纳米粒子+激光组、PD纳米粒子+激光组、单纯PD-FA纳米粒子组、单纯激光组、空白对照组。每三天对肿瘤体积和小鼠体重进行监测并绘制成曲线,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并且拍照。在治疗结束后处死小鼠,解剖小鼠的主要器官包括心、肝、脾、肺、肾进行病理学分析,用于评价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实验结果(1)PD-FA纳米粒子在电镜下呈规则圆形结构,粒度仪粒径大约50 nm,紫外分光光度计显示该纳米粒子能在较宽的波段内具有较强的近红外吸收并在845 nm处出现峰值。光声性能检测表明,PD-FA纳米粒子在体外具有优异的光声性能,且光声信号强度可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即使激光连续照射20min,PD-FA纳米粒子的光声信号一直保持不变,验证了PD-FA纳米粒子的光声稳定性。光热检测表明,PD-FA纳米粒子光热效应具有显著的浓度依赖性和能量依赖性。五次升温降温实验都能上升到相同的温度,表明PD-FA纳米粒子极佳的光热稳定性,通过计算得出体外光热转换效率高达62.6%。(2)正常细胞系Cos-7的毒性测试表明,PD-FA纳米粒子对正常细胞系Cos-7几乎无毒性作用。细胞摄取实验表明,HeLa细胞对PD-FA纳米粒子具有较强的摄取作用,且在8 h时PD-FA纳米粒子进入细胞的量最多,而HeLa细胞对PD纳米粒子几乎无特异性摄取作用。这一实验反映了PD-FA纳米粒子对HeLa细胞的特异性靶向作用,同时确定了细胞光热实验的最佳时间节点。细胞光热杀伤实验表明,PD-FA纳米粒子与HeLa细胞共孵育并在激光照射下显示出很强的光热杀伤效果,细胞死亡率高达80%以上。提前使用叶酸对细胞预处理或者PD纳米粒子与细胞共孵育时,细胞死亡率显著降低,但仍有一定杀伤效果。这一现象验证了PD-FA纳米粒子对HeLa细胞的特异性光热杀伤效果。(3)在荷瘤小鼠上进行活体光声成像实验,尾静脉注射PD-FA纳米粒子后不同时间点观测肿瘤光声信号显示,PD-FA纳米粒子在注射后2 h到达肿瘤区域逐渐累积并在24 h时积聚最多,后续从肿瘤区域被清除。相比而言,注射PD纳米粒子后肿瘤区域光声信号在8 h出现并且在12 h消失,且信号强度较低,这一对比反映了PD-FA纳米粒子在活体对于宫颈癌细胞的靶向性。动物光热治疗实验表明,PD-FA纳米粒子注射组的肿瘤在激光照射后18天内被完全消融,后续未见肿瘤复发,未见毒副作用。研究结论本研究证明基于多功能PD-FA纳米粒子的多维光声成像引导下的宫颈癌光热治疗是有效的,为宫颈癌的精准诊断和高效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其他文献
以金属板材为原材料加工而成的各种设备在军用以及民用领域中大量使用,由于板材结构自身的构造特点,在生产制造以及机械加工过程中都可能产生缺陷。为保证板材加工出的产品能在特殊环境中稳定运行,对板材进行无损检测十分重要。超声导波层析成像检测技术,为板材的高精度检测提供了解决方案,可对工业金属板材进行大范围检测,其图像重建的结果不仅能将缺陷轻易的识别出来,更是可以按照缺陷的类别大小进行量化分类。本文的主要研
拖挂式自行车机器人是一种由普通自行车和拖挂车组成的自行车机构,包含有三个车轮,相比普通自行车能有效提高系统的负载能力;如果能在拖挂式自行车机器人的负载特性研究上取得突破,那么该机构将成为一种新型道路交通工具。由于负载质量和负载位置对拖挂式自行车机器人的动态平衡特性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将针对负载质量大小及前后位置对拖挂式自行车机器人动态平衡特性的影响的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该系
鳄鱼吻部具有的优良性能与其结构特点密不可分,结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将这种特殊的结构应用于仿生设计均值得我们深入探索。本文以菲律宾鳄鱼头骨为研究对象,以分析它的力学特性与结构间的关系,并将分析结果应用于仿生鳄鱼装置的结构设计为研究目的。运用逆向工程技术对复杂的鳄鱼头骨进行了三维重构,基于有限元理论与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它的吻部结构进行力学特性分析,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提取的特征参数进行数学模型构建,最
电子封装是微电子制造的基础,焊点是电子封装系统中最薄弱的部位之一。电子封装中的焊点是由钎料经过焊接得到的,钎料的力学行为是影响焊点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锡铅(SnPb)钎料因其力学性能优良曾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中。但是,由于废弃电子产品中的铅危害生物健康并污染环境,近年来各工业国家先后通过立法的形式禁止了在电子产品中的使用含铅材料。目前,在电子工业中,无铅钎料已经基本取代了锡铅钎料。在无铅钎料中
自行车机器人作为一种智能、新颖、自平衡的机器人系统,是机构学、控制工程学等学科相互结合的产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由于固有结构限制,现有自行车机器人均存在负载能力不足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课题设计了一种多节拖挂式自行车机器人。多节拖挂式自行车机器人由双轮牵引车,通过转向关节挂接一节以上的挂接车而构成,通过增加挂接车的数量来提高系统负载能力。揭示机器人系统的约束特性,是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础
研究背景及目的干细胞治疗可以用于修复和再生受损的心肌组织,然而移植细胞存活率低下限制其治疗效应。外泌体通过介导细胞存活和细胞间的相互联系调控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Rab27a,属于GTPases家族成员,在外泌体释放过程起重要作用。本实验拟探究心梗后恶劣环境中受损心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是否加重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损伤。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H2O2刺激细胞模拟心梗后局部环境中氧化应激损伤,将
随着5G时代的逐步临近,功率器件持续向高频率、高功率化发展,导致设备的功耗不断增大,发热量也随之快速上升。为了解决此问题,电子产品在设计时加入了越来越多的高性能导热材料。然而,传统的金属导热材料由于自身散热能力的缺陷,已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因此开发更高性能的复合材料将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以石墨为原料,通过电泳沉积和真空热压相结合的方法制备高导热石墨烯/铜(Gr-Cu)层状复合材料。本文的主要研究
目的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常见的老年男性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其发病机制多种多样,但其发生发展过程常伴有前列腺癌细胞内基因的异常表达,基因组不规律改变与前列腺癌的产生发展已成为研究前列腺癌致病机制的一大重点。神经纤毛以及类似透拉蛋白2(neuropilin and tolloid-like 2,NETO2)基因位于人类16号染色体,编码单次
研究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KRAS)是结直肠癌中最常见发生突变的致癌基因,是驱动肿瘤细胞发生远处转移以及提示患者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之一,同时提示患者对于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抑郁症的发病率在逐年提高,已经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担。抑郁症治疗的主要手段是药物和心理干预。最近有文献指出,运动作为一种健康有效的抗抑郁治疗方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Carrard等在2018年的研究发现,外周注射L-乳酸(L-lactate,LA)具有抗抑郁作用,而乳酸(Lactate)是运动过程中大量产生的代谢终产物。因此,我们联想到,乳酸可能是运动抗抑郁的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