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体材料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改变了自身电荷的分布状态,或者俘获了外来电荷,使得在固体材料内部出现了局部的净电荷,这种电荷就是所谓的空间电荷。我们对固体材料中空间电荷关注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如果空间电荷能够在固体材料中长期保持,该固体材料就会带有极性,这就形成了所谓的驻极体材料;其二,空间电荷在固体材料中的存储或变化,会引起固体材料内局部电场产生畸变,进一步使固体材料的局部性质发生变化。为了深入理解固体材料的工作性质和服役特性,需要对固体材料,特别是驻极体材料中空间电荷的存储机制和分布状态进行测量和表征。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如下工作:第一,对空间电荷的形成机理、表征的意义和现有的空间电荷表征方法及技术进行综述和评论,总结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指出对空间电荷的表征可以分成两个方面:其一是,对电荷陷阱的表征,表征陷阱特性最重要的参数是陷阱深度;其二是,对电荷分布的表征,包括电荷在材料中的位置和数量。第二,详细描述用于表征电荷陷阱的热激电流与光激放电(光激电流)方法的原理、测量方法和实验技术。热激电流方法一般用于表征深度为1.5eV以下的浅陷阱。对于该方法,着重研究聚合物驻极体材料热激电流的特点和分析方法,以及可以代替实验方法分解复杂热激电流曲线的模拟计算分解方法,提出利用光照扣除的办法,对偶极电荷机制和空间电荷机制热激电流进行分离的实验方法。利用这些实验技术和分析方法,对聚酯样品的热激电流谱进行测量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聚酯样品中存在着深度为0.30~0.73eV之间的准连续分布陷阱能级。光激电流方法一般用于表征深度在3eV以上的深陷阱。针对传统激发光源的缺点,首次利用光参量振荡器设计和实现了一种波长可以线性变化的激光激发光源用于光激电流谱测量系统,彻底解决了传统激发光源激发光强弱的问题,从而使光激电流方法成为实用化的实验方法。设计和研制基于新型激发光源的光激电流测量系统,并全面研究其工作特性。针对激光器在不同的波长上输出能量并不相同的实际问题,提出进行能量校正的方法,定义能量归一化光激电流谱的新概念。实际测试4种典型聚合物驻极体材料的光激电流谱,得到其电荷陷阱参数,分析电荷陷阱来源。实验结果表明,聚酯和聚酰亚胺样品中都具有约4eV的深陷阱,而聚丙烯和聚乙烯样品中的陷阱更深。根据这四种样品的结构特点推断,羰基是聚酯和聚酰亚胺样品中陷阱的可能来源,而聚丙烯和聚乙烯样品中的陷阱最可能的来源是,聚合过程中催化剂的残留物。第三,详细研究聚乙烯样品热激电流与光激电流的关系,发现热激电流与光激电流实际上来源于同一陷阱电荷的释放。根据实验结果,重新评价热激电流与光激电流方法的优劣。指出热激电流表征的陷阱深度被严重低估了,光激电流是表征聚合物驻极体材料中电荷陷阱的有效方法。第四,分析现有测量空间电荷空间分布的方法中,影响空间分辨率的关键因素。指出在现有的方法中,得到纳米级的电荷测量空间分辨率是不可能的。需要设计出一种基于太赫兹辐射脉冲和电光取样技术的空间电荷分布测量系统方案,该方案完全使用光学方法,其工作带宽能够达到太赫兹数量级,因此理论上可以实现纳米级的电荷测量空间分辨率。给出电光取样传感器的结构和原理,并提出整体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为驻极体材料在微传感器和微执行器领域的应用提供可行的研究和实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