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山地城市形态构成的技术性要素研究——城市形态与山体环境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9583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南山地城市形态受多种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的影响。自然要素如山体、江河、气候等,人工要素如城市结构、绿地系统、区域环境等。在这些要素的综合作用下,西南山地城市形态显现出独特的空间特征和发展趋势。  山体环境是影响我国西南山地城市形态的主要要素之一。在西南山地城市漫长的发展演进历程中,山体环境主要通过地形属性、地质属性和生态属性对城市形态施加影响。这三种技术性属性通过对城市选址、总体布局、用地拓展的影响,使西南山地城市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形态特征。  随着西南地区城市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山体环境的认识不断深入,山体环境在城市形态构成中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一方面,山体环境的复杂的地形特征和地质特征制约着城市建设用地的拓展,依旧影响着现代山地城市的建设;另一方面,山体环境的生态属性已经逐步受到重视,它逐步成为城市生态安全保障和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有必要对城市形态与山体环境的相互作用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山体环境在未来西南山地城市发展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本文主要研究山体环境与西南山地城市形态的互动作用,为山体环境中的城市形态良性发展提出相应对策。论文分为六章。  第一章,绪论。首先阐述了本次研究的缘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西南地区、山体环境、城市形态、山地城市等相关概念进行了说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第二章,山体环境与城市形态的技术性关联。内容包括:山体环境与城市形态的互动机制、山体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以及山体环境影响下的城市形态特征。山体环境通过地形、地质和生态属性直接影响城市建设选址、总体布局、用地拓展;科学技术、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是促进山体环境与城市形态融合的动力。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山体环境影响下的独特山地城市形态特征。  第三章,西南山地城市形态的演进历程与山体环境的角色转变。首先总结了西南山地城市形态演进的“围城——跨水——越山”三个阶段;而后总结了山地城市不同发展阶段所呈现出的平面形态类型和多中心多组团的功能结构特征;最后阐释了现代山体环境角色的转变以及遇到的问题。  第四章,西南山地城市形态与山体环境的互动关系研究。本章立足山体环境本体,从山体自然肌理、山体生态绿地、山地开放空间、山地景观等四个方向,提出山体环境与城市形态的良性互动对策,突出西南山地城市中山体环境的自然特征。  第五章,西南山地城市形态与山体环境的整合关系研究。首先分析山体环境与城市形态融合的技术性前提,而后对山地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城市交通、城市建筑、立体化空间利用等城市形态要素进行研究,分别提出相应的整合策略和技术方法。  第六章,结语。总结山体环境对西南山地城市形态的影响关系,对山体环境与山地城市积极互动提出展望。
其他文献
生土是适合西北黄土高原农村地区贫瘠的自然条件和贫困的经济条件的优越的建筑材料,然而传统生土材料在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方面存在的固有缺陷,是限制其现代化应用的关键因素。至
丽景门所在的老城区从金元到明清城市肌理变化很小,区域内部文物丰富,空间形态良好,城市轴线完整。作为老城的西大门,丽景门对老城历史遗产的保护意义重大,它既是老城通往区外的现
伴随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经济制度改革的深化,中国作为高速城市化的地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双重压力,使城市空间结构系统和交通系统之间存在的矛盾受到
城市发展,人口聚集,我国住房问题凸显。为解决当前日益凸显的住房矛盾,我国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重庆市提出的通过建设“公共租赁房”来解决城市住房矛盾的重庆模式揭开
学位
根据文物建筑保护工作本身的特性及要求,决定了保护性设施的建设在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是文物建筑保护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类型。随着当今文物建筑
新乡土建筑和乡土建筑属传承与被传承的关系。乡土建筑自然生长于民间,是广大劳动人民长期生产、生活,就地取材、因时因地,在世世代代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无意识创作的成果,是世界文
当下之中国,正处于全国范围高速铁路建设全面铺开、迅猛发展的时期。于此同时,中国城镇化发展也处在由量增到质升的关键转型阶段。如何在充分发挥高速铁路技术对中国城市发展
现代社会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人类文明的促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带来的问题也是尖锐的,如资源枯竭以及污染加剧,带来生态系统不稳定等问题。在建筑上也面临生态危机和资源压力,由
文章主要从低层高密度住宅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性出发,以案例为依托,系统分析了其组合模式和平面设计原理。同时又结合杭州中惠住宅区设计项目,运用对比方法,进一步深化探讨了低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