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障碍视角下推进残疾人精准就业的路径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残疾人就业是保障残疾人生活的基础,也是实现残疾人权利,帮助残疾人参与社会、回归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途径,是新时代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为推进残疾人就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了系统的法律依据和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残疾人就业条例》等都从法律层面上为作为公民的残疾人提供了劳动就业权的保障。在政策方面,残疾人就业保护政策、就业援助政策、就业服务政策已初步形成,这些法律及政策的出台逐步将残疾人就业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
  然而在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存在的情况下,残疾人的就业形势显得更加严峻。残疾人的就业总体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西安市地处我国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包括残疾人就业工作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目前,西安市就业年龄段中持证残疾人达91097人,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只有5913人,其他形式就业的残疾人则更少。
  本文从西安市残疾人的就业现状出发,主要通过访谈法,对西安市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残疾人福利企业、残疾人个人展开调查,进而对残疾人在就业中遇到的现实障碍及实现精准就业的路径进行深入分析。首先,本文对残疾人就业政策、就业模式、就业障碍以及就业对策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其次,从资源、能力、机会三个维度构建残疾人实现就业的理论分析框架;再次,基于访谈获得的数据,分析西安市残疾人的就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所在。调研发现残疾人就业存在就业率低、就业质量差、就业不稳定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残疾人面临的三大障碍,即资源欠缺、能力不足、机会缺乏;最后,以增权理论和可行能力理论为依据,针对性地从资源嵌入、能力提升和机会给予三个方面提出残疾人实现精准就业的具体建议。
其他文献
自从改革开放实施以来,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机动车使用数量也在迅猛增长,这一现象使交通状况的不断恶化,交通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A地区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在全国同级别地区排在前十名,重特大事故数量也排在全国前列。  本论文以A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道路交通事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其时空分布规律及死亡人员的年龄和事故形态特征,并从道路、交通工具等多个方面
学位
自20世纪70年代起,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便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的话题。老龄问题不断加剧,由此对养老服务和医疗供给服务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在多元的养老方式中,居家养老是以社会组织为服务主体、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务的一种养老模式。通过“居家养老”+“社区照料”的方式,既能够缓解政府和家庭承担的沉重养老压力,也可以满足老年人“落叶归根”的心理需求,居家养老成为老年人首选的养老方式。但
学位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加速到来,我国城乡老年人养老需求及养老成本急剧上升,带来前所未有的“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压力,城乡老年群体的贫困问题亟需得到关注。本文旨在测度我国城乡老年人的贫困现状及特征,分析城乡老年贫困的发生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城乡老年贫困的减贫措施与预防策略。本文的核心部分包括三个方面:(1)我国城乡老年群体的贫困现状及特征;(2)城乡老年贫困的发生机理及城乡差别;(3)我国城乡老年
养老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有着“养老敬老”的家庭养老的历史传统。但是,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转变、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文化的多元化传统养老观念的转、家庭结构的日益小型化,家庭的养老功能逐渐弱化。我国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自此,我国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多,老年人口残疾化的速度也逐渐加快。目前,我国老年残疾人已占到残疾人总规模的半数以上。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老年残疾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呈
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城市贫困问题也随之而来。城市中存在这样一群人,他们因为不同原因面临着生活上的困境,靠领取低保金度日,这部分人被称为低保群体。目前城市低保群体已经不只满足于物质生活的需求,他们的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和急切,这些需求具体表现为医疗、养老、教育、就业、精神慰藉等。但是,当前我国城市低保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整体呈现出资源涵盖少、规模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很多适育家庭的生育意愿得到释放,但与此同时,也有许多家庭对生二孩持有犹豫不决或者观望的态度,存在着不敢生、生不起的情况。“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效果不理想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究其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儿童福利需求与儿童福利有效供给之间存在差距,现有儿童福利有效供给难以满足儿童福利需要,因此,家庭经济理性的选择导致“全面二孩”政策对人口发展的引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失灵。基于此,
当前,因病致贫已成为一项社会顽疾。在因病致贫的人群中,西部农村老年人由于其生存环境、健康存量、社会资本等多重条件的约束,易受重大疾病风险冲击,成为因病致贫的高危人群。因此,研究西部农村老年人因病致贫的发生机理、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治理路径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本文首先从因病致贫的问题演化、概念界定与具体测度、影响效应、影响因素与治理策略六个方面梳理了因病致贫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基于社会支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和家庭结构呈现4-2-1的小型化、核心化变迁,社会面临着人口高龄化、空巢化、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与此同时,我国老年人营养不良问题凸显,营养状况不佳。在此背景下,老年餐桌政策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执行效果是否高效和良好直接关系到养老政策整体的可持续性。西安市作为陕西省的省会城市,自2012年起开始施行社区老年餐桌政策,2013年将养老餐桌列入西安市社会养老保障工
进入新时代,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因此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就显得至关重要。单纯的户籍转化并不等于市民化,更重要的是要促使农业转移人口可以享受与城市市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权利,这是保障他们在城市生活的重要因素。但是,城镇化带来的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必然会给地方政府造成公共成本支出方面的压力,因此,政府如何缓解这部分成本压力、进一步明确自身责任就成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  基于此,本
学位
“社区治理”指的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实践活动,居民参与是“社区治理”的核心内容。随着房价的持续稳定增长,为了解决住房压力,国家对于公租房的建设和管理愈加重视。因此,公租房社区治理中的居民参与问题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尤其在公租房社区中,职业群体又是社区活力和创造力的基础,最大程度激发社区资本和社区活力,降低产生社区建设边缘化的风险,是目前社区工作的重点之一。  本文以治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