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大量外地居民涌进城市,导致城市郊区村落成为“城中村”。这种独特现象使土地利用、建设、景观、规划管理、行政体制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城乡差异和矛盾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同时“城中村”体育问题也日渐凸显。 本研究试图在都市人类学理论构建下,以“城中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空间作为一个实地调查的实验室,选用大量的个案研究,以个人、家庭、组织及社会为纽带理解“城中村”体育发展现状,运用参与观察法,从底层参与观察“城中村”居民的体育活动方式。分析“城中村”居民体育活动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以其通过发展“城中村”体育以促进“城中村”居民现代化进程。 结果显示:①城中村”居民有多种体育观,包括健身观、无聊观和享受观。体育嵌入在”城中村“居民日常生活中,多是自发、无序的,表现为:一是体育公共空间建设的无序和混乱;二是体育组织的无序;三是居民参与体育活动自发和散乱。②“城中村”民俗体育花会表演惯用农历计日,涉外体育活动比赛或者现代体育节日则以阳历计日。居民参与体育呈现分层化。即,高收入群体倾向与参与收费体育项目,低收入群体倾向与参与免费体育项目,极度贫困居民基本不参加体育活动。居住在“城中村”大部分居民对自己参与的体育认同是一种混合认同。③“城中村”居民构建一种内向的亚体育文化圈,在以体育文化共享中达成对自尊的保持和传统体育文化自觉性的延续:集中表现在集体性节庆庙会中的体育花会表演,通过构建一个共享的有意义的体育文化圈,将“城中村”居民凝聚成一个体育文化共同体。④在“城中村”,只有那些受过良好教育以及占有更多社会资源的外来居民,才能真正参与体育活动中来,大部分外来居民,被排斥在城市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之外。“城中村”体育的失衡发展,已经威胁到了社会公共安全:一方面“城中村”体育赌博、传销组织、体育诈骗等不良行为,给社会造成了及其不安定的因素;另一方面公共安全的隐患就是,由于农耕时代的消退,使“城中村”大部分居民的体力活动减少,传统体育文化功能减弱,而现代体育文化功能在“城中村”尚未形成,“城中村”居民身体和心理健康下降。因此,在对策上,政府要高度重视“城中村”体育发展,国家应该将“城中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到城市体育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中来,培养“城中村”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城中村”居民市民化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