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系丹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u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是以两个高产品系丹参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5个种植密度(Ⅰ:35cm×48cm、Ⅱ:35cm×40cm、Ⅲ:35cm×32cm、Ⅳ:35cm×24cm、Ⅴ:35cm×16cm),通过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丹参单株及群体干物质积累、根中有效成分积累、与酚酸类合成相关的酶活性、植株中氮磷钾吸收分配的积累趋势,以确定其最佳群体结构,为丹参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系丹参产量的影响两个品系丹参(74和105)的单株干物质积累和单株根干物质积累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降低;两个品系群体干物质积累和群体根干物质积累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先上升后降低,其中74以处理Ⅳ产量最高,105以处理Ⅲ产量最高。此外,随着种植密度增大,丹参平均根长、平均根直径、平均单株根数以及根幅度逐渐降低。2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系丹参主要成分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两个品系丹参根中有效成分含量受种植密度的影响不同。对于品系74,根中二氢丹参酮的含量是以处理Ⅲ含量最高,处理Ⅰ含量最低;丹参酮Ⅰ的含量均是以处理Ⅰ含量最高,处理Ⅲ次之,处理Ⅴ最低;隐丹参酮、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降低;丹参酮Ⅱ A的含量则表现为Ⅲ>Ⅳ>Ⅱ>Ⅰ>Ⅴ。对于品系105,丹参酮Ⅰ、隐丹参酮、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降低,二氢丹参酮、丹参酮Ⅱ A的含量则是以处理Ⅲ含量最高。种植密度对丹参植株中与酚酸类形成相关酶的活性有重要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两个品系丹参植株中的PPO、PAL活性均随之降低,但是在整个生育期中酶活性的变化趋势表现不同。3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系丹参衰老相关指标的影响随着生育期的进行,SOD、POD活性均先上升后降低,且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降低;MDA含量则先降低后上升,且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两个品系丹参中衰老相关指标表现一致。4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系丹参植株氮磷钾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两个品系丹参单株的氮磷钾吸收量在生育前期各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异,随着生育期的进行均表现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到收获期,在处理Ⅱ、Ⅲ下分配到根中的氮、磷、钾的比例较高,有助于提高丹参的经济系数。
其他文献
遵守规范和灵活变通往往是领导对下属的双重要求,灵活变通往往违背组织规范,却会为组织带来不可预测的收益。一些研究不再局限于员工建设性越轨行为的消极影响,而逐渐意识到
<正>服饰的创造是人类迈向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服饰文化的历史也与人类活动紧密相联。每一种民族服饰的形成,都缘于这个族群的生活之中,因血缘的基础而"约定俗成",服饰反映着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HBcAg特异性γ干扰素水平的关系,进一步揭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免疫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以30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慢性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城市管理力度的加大,媒体关于对城管执法发生的冲突性新闻报道增加。本文采用了内容分析法,用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网络媒体对于城管形象的污名化再现,网
<正> 伴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追求生活、美化生活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追求的目标,装饰功能愈来愈被重视,并被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装饰画,它大到建筑装潢,小到案头
<正>一、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界定及模式(一)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界定农村小额信贷是一种主要以贫困农户为对象的小规模金融服务形式,旨在通过小额贷款为贫困农户提供自我就业
不同于大众传媒组织化、机构化的传播特征,自媒体强调传播者的主动性和传播内容的个性化与自主性。活跃于自媒体平台的网民,通过主动拉取和创造信息,使自己从被动的受众变为
汉代在我国文体学研究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各种文体至汉代已经基本齐备。本文选取汉代众多文体中的一部分——书体公文进行研究,这是很少人涉及的角度。将书体公文作为一个整
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应对生物及非生物胁迫。可以通过水稻种子传播的稻瘟病(Magnaporthe oryzae)和恶苗病(Gibberella fuiikuroi)是危害水稻生产的重要真菌病害,白叶枯病(
钛酸锶钡(Ba1-xSrxTiO3,BST)是一种重要的电介质材料,属于钙钛矿结构,它是由钛酸钡(BaTiO3)和钛酸锶(SrTiO3)形成的完全固熔体,具有较高的绝缘电阻、低的介电损耗(高频及低频下)和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