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从开展以来到目前为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大学生求学的燃眉之急,但是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制度的设计与实施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家助学贷款的理论基础和特征、实施的理论基础和在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历程。然后侧重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形势所确定的博弈“局势”着手,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学生与银行之间的“学生高违约率”和“银行惜贷”等相关行为,得出“学生还本付息,银行同意贷款是学生助学贷款行为的最优选择”。而现实运行情况恰恰与最优结果相反,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目前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信用约束和信用风险防范体系还不成熟;加之商业银行方面还没有建立对贷款学生的有效贷后跟踪体系,而且贷款学生毕业后流动性大,导致银行无法及时获悉贷款学生的下落,甚至无法找到贷款学生,故对于银行来说的起诉成本较大;并且我国的罚金制度尚不完善,在失信惩罚机制不健全,罚金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致使在学生与银行的博弈中,银行对学生的违约行为的惩罚措施不能对贷款学生构成可置信威胁,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偏离子博弈纳什均衡选择违约,而此时银行即使能够追回贷款,效用水平也低于子博弈纳什均衡的效用水平。本文运用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分析国家助学贷款目标群确认难的问题,通过比较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情况下的大学贫困生甄选结果及大学生和高等学校双方的收益,发现信息不对称导致提供申报材料的大学生的逆向选择问题。然后设计了信号传递成本无差异与信号传递成本有差异这两种类型信号博弈模型,用以解决不对称信息下的国家助学贷款目标群确认问题。基于对国家助学贷款问题的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和信号传递博弈分析,文章得出结论只有信号传递成本在不同类型的大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信号才能起到类型显示的作用,从而解决信息不对称情形下国家助学贷款目标群确认问题。文章最后提出在法律和机制设计、个人征信系统、贫困生鉴定体制、国家助学贷款融资渠道建设以及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等方面如何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对策。本文研究从层次上共分六部分,相应的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为后续研究提供必要的分析背景。第二部分概述,主要提出国家助学贷款的涵义、制度的理论基础、特征和作用,为后续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国家助学贷款演变历程,主要按时间顺序研究和分析了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启动与试点、全面推广、改进与发展、重大调整四个从启动到不断完善的各阶段。为全文分析提供了现实材料。第四部分国家助学贷款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分析,主要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环境、政策性与商业性之间的矛盾、学生高违约率及银行“惜贷”问题的博弈分析、国家助学贷款目标群确认问题的博弈分析。从更深层面上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现实问题。第五部分国家助学贷款顺利开展的对策,主要提出了建立和健全国家助学贷款相关法律和机制、加强学生征信系统建设、建立公平公正、合理、易操作、高效的贫困生鉴定体系、拓宽国家助学贷款融资渠道、分散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几个方面的对策,以期解决当前国家助学贷款面临的问题。第六部分结论,从问题、分析和结论等方面总结了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