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随着对乳腺癌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乳腺癌是一种以局部表现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手术范围的扩大并不一定能改善预后,在发达国家,对早期乳腺癌实施保留乳房手术已得到广泛的认同,并逐步替代改良根治术。最近研究表明,决定保乳治疗方案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切缘的安全边界及术后合理的放疗,但对放疗的照射剂量和范围一直未取得一致观点。本论文分析了我院部分乳腺癌病例,以此来比较早期乳腺癌病人在接受保留乳房治疗与改良根治术治疗后的疗效、副反应、局部复发率和生存率。同时,我们通过对保乳病例的选择,术后放射治疗剂量、放射野设计的探讨(如是否进行内乳野、腋下及锁骨上照射,术中放置银夹是否在放疗中获益),寻求更少产生副反应的方法,以便更好地对治疗进行指导。方法:以我院放射治疗科2001年7月-2008年3月间保乳术后放疗的乳腺癌病人共139例为保乳组,另选择改良根治术后病人88例,作为非保乳组(选择病例者事前不知随访结果)。根据肿块大小、腋窝淋巴结状态、雌激素孕激素受体状态、发病年龄、肿瘤位置、HER-2蛋白表达水平、病理分型、治疗模式8个变量对保乳手术病人和改良根治术的病人进行匹配分组,两组齐同可比。保乳术后全乳切线照射46~50Gy(平均剂量49.4 Gy),瘤床追加电子束照射1000cGy。原位癌均未照射锁骨上野,浸润癌有10例未照射锁骨上野,余浸润癌皆照射锁骨上野(104例)。患侧锁骨上剂量:X线30Gy+电子束20Gy。改良根治术88例患者中,有20例行常规患侧锁骨上野及内乳野照射,另有16例行患侧胸壁及锁骨上野照射,这其中又有10例行腋下预防照射,剂量50Gy。采用SPSS13.0分析软件比较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并评估了不同照射剂量和照射野的疗效。结果:保乳治疗组的病人的复发率为2.2%(3/139),转移率为1.4%(2/139),生存率为99.3%(138/139);改良根治组复发率为4.5%(4/88),转移率为3.4%(3/88),生存率为97.7%(86/88)。在所有随访病人中出现3例死亡,其中保乳组病人1例,改良根治组2例。这3例病人均死于乳腺癌的转移。保乳手术组与改良根治术组间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保乳组病人对乳房美观的满意率为90.6%(126/139)。保乳组患者的放疗副反应中,75.3%为Ⅰ级反应,17.3%为Ⅱ级反应,仅1例出现Ⅲ级迟发性毒性反应。无皮肤、软组织坏死、乳房及上肢水肿等并发症发生。Cox比例危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仅腋窝淋巴结状态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发现Ⅲa期病人经过合理的化疗或内分泌治疗后,进行保乳手术后的总生存时间与改良根治组比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我们还发现,是否照射内乳野对生存时间、局部复发率无明显影响,但照射内乳野可明显增加心肺副反应的发生率(P<0.05)。而瘤床手术中放置银夹与否不影响放疗后的局部复发率。结论:保乳综合疗法(保乳手术+放疗)安全、可靠,其短期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与同病期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别,美容效果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保全病人的生理功能和社会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对符合条件的Ⅰ、Ⅱ期和部分Ⅲa期病人,应予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