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别于2010和2011年对全国18个和20个省(区)130和141个大豆科技示范县进行抽样调查,收集当地大豆生产田的产量和产量相关性状数据。在此基础上,按大豆栽培区划进行分区统计,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判断不同地区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同时将2010年收集到的部分样品通过近红外光谱仪进行蛋白质及脂肪含量测定。结果表明:2010和2011年,东北地区播种期集中在5月中旬,西北地区在5月中上旬,黄淮海地区在6月中旬,南方地区夏大豆则在5月下旬(2011年)和6月中旬(2010年)。黄淮海地区播期的极差在各地区中均最小,东北和西北地区居中,南方地区最大。2010年,东北地区大豆平均种植密度在各地区中居首,其次为西北、黄淮海,南方地区最低。从变异幅度来看,西北>东北>南方>黄淮海地区。2011年各地区大豆平均种植密度仍以东北最高,黄淮海、西北次之,南方最低。从变异幅度来看,南方>西北>东北>黄淮海。2010和2011年,西北地区示范县大豆单产在各地区中居第一,其次为东北、黄淮海,南方最低。两年的变异系数排序有所不同,2010年为西北>南方>东北>黄淮海,2011年为南方>西北>黄淮海>东北。根据各地区2010和2011年调研所涉及大豆品种的频次分布发现,大豆品种有着较强的区域性,较少出现同一品种在不同大区分布的情况。农家品种在抽样所涉及的品种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东北、西北及黄淮海地区的农家品种出现频率占到相应地区品种统计总频次的1.20%、4.45%及3.27%,南方地区的比例相对较大,达到21.61%。2010和2011年,东北地区大豆株高均居各地区之首,之后为西北和黄淮海地区,南方最低。单株荚数与单株粒数有着极强的线性关系,二者相关系数在两年分别达到0.852**(2010年)和0.909**(2011年)。大豆单株荚数与单株粒数的地区间高低排序非常相似,2010年均为南方>西北>黄淮海>东北地区,2011年均为西北>南方>黄淮海>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大豆的平均百粒重均为各地区最高,西北次之,东北及南方地区较低。东北地区大豆相关性状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大小顺序为:单株粒数>单位面积株数>百粒重。西北地区的顺序为:单位面积株数>单株粒数>株高>百粒重。黄淮海地区的顺序为:单位面积株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荚数。南方地区的顺序为:单株粒数>单位面积株数>百粒重。2010年收集到样品的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1.54%,脂肪的平均含量为19.7%,蛋脂总量的平均值为61.27%。脂肪含量的变幅差值(7.06%)小于蛋脂总量(11.98%)与蛋白质含量(17.4%)。蛋白质含量呈正偏态分布,峰值出现在40-42%阶段,大于45%的高蛋白品种样品仅占总样品的11.27%。脂肪含量呈负偏态分布峰值出现在19-20%之间,>22%的样品仅占总样品的1.21%。蛋脂总量峰值出现在60-62%阶段,兼用型优质品种仅占品种总样本的21.56%。各地区蛋白质含量的均值顺序为,南方>黄淮海>西北>东北地区,变异系数的顺序为,西北>南方>黄淮海>东北。东北地区蛋白质含量主要集中在38-42%阶段内,峰值出现在38-39%阶段。西北地区主要峰值分布在40-42%之内,次峰值出现在48-49%之间。黄淮海地区较为集中。南方地区主要峰值分布在44-45%阶段内。各地区脂肪含量均值顺序为,东北>黄淮海>西北>南方地区,变异系数顺序为,南方>西北>黄淮海>东北地区。东北地区集中在19-21%阶段,峰值分布在19-20%阶段。西北地区主峰值出现在19-20%阶段,次峰值出现在21.5-22.5%阶段。黄淮海地区峰值分布在20-20.5%阶段。南方地区主要分布在17-20%阶段,峰值分布在17.2-18.2%阶段。各地区蛋脂总量均值顺序为,南方>黄淮海>西北>东北地区,变异系数顺序为,西北>南方>黄淮海>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的蛋脂总量主要集中在58.5-61.5%阶段,峰值位于59-59.5%阶段。西北地区集中在60-61.5%阶段。黄淮海地区峰值位于62.5-63%阶段。南方地区的蛋脂总量普遍较高,峰值出现在63-64%阶段,高于63%的双高品种占该地区总样本的6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