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共情(empathy),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同感和投情等。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共情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服务的质量。对于医务人员而言,共情就是能够站在患者的角度去理解和体谅他们的处境,关怀患者的身心痛苦。结合国内外研究,总结共情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主要有:增进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降低两者之间的矛盾及投诉的发生率。目的本次研究在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教学模式下的在校班高职护生和临床班高职护生的共情能力的理论研究、问卷调查,探讨不同教学模式对高职护生共情能力的影响,从而判断哪种教学模式对培养护生的共情能力更好,并结合目前培养现状和护生自身特点,提出护生共情能力的培养策略,为培养高素质的高职护理人才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方法(1)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15-2016学年江苏医药职业学院的2014级6个班的护生进行一般资料、一般共情能力的问卷调查。(2)采用抽签法将6个班的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采用院校合作“1+1+1”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2+1”教学模式,采用自行编制一般资料问卷和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Jefferson Scale of Empathy-Health Professionals)护生版进行调查。采用均数土标准差、配对t检验等统计方法,对不同教学模式下高职护生的共情能力现状进行分析。结果(1)干预前两组护生共情能力得分无差异,采用不同教学模式干预后,采用院校合作“1+1+1”教学模式的护生共情能力得分为87.26±5.15。采用传统的“2+1”教学模式的在校护生共情能力的得分为81.36±5.71。两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教学模式干预前,两组护生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父母受教育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教学模式干预后,通过对两组及各单组影响护生共情能力的因素进行总分及三个维度(观点采择、情感护理和换位思考)得分情况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各组内相同一般资料的护生共情能力的总分及三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相同一般资料的护生共情能力的总分及三个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教学模式干预前,通过对两组护生的共情总分、观点采择、情感护理及换位思考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护生第1学年末共情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教学模式干预后,对两组护生的共情总分、观点采择、情感护理及换位思考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护士共情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校合作“1+1+1”教学模式能提高护生的共情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