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研究在5°坡耕地的表面同时使用PAM和玉米秸秆这两种蓄水保土材料进行人工降雨时,对其产流、产沙的影响。此次试验共设计5种不同玉米秸秆的覆盖率分别为0%、25%、50%、75%、100%(对应经现场测量计算出的玉米秸秆用量为Okg/m2、0.2kg/m2、0.4 kg/m2、0.6 kg/m2、0.8 kg/m2);7 种不同 PAM 施用量分别为0g/m2、0.5g/m2、1.Og/m2、1.5g/m2、2.0g/m2、2.5gk/m2、3.0g/m2共 35 种组合情况,PAM 和玉米秸秆都均匀覆盖在径流小区表面。经过研究分析不同的组合情况下的坡面产流和产沙数据,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在玉米秸秆覆盖率相同的条件下:开始产流时间随PAM施用量的增大而增大;每3min的产流量随着PAM施用量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然后趋于平稳的状态;总产流量也随着PAM施用量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然后趋于平稳的状态;每3min的产沙量随着PAM施用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总产沙量随着PAM施用量的增加也呈现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的趋势。在PAM施用量相同的条件下:开始产流时间随玉米秸秆覆盖率的增大而增大,每3min的产流量随着玉米秸秆覆盖率的增大而减小,总产流量也随着玉米秸秆覆盖率的增大而减小;每3min的产沙量随着玉米秸秆覆盖率的增加而减小。总产沙量随着玉米秸秆覆盖率的增加而减小。在PAM施用量和玉米秸秆覆盖率共同影响下:开始产流时间整体随着二者的增大而增大;每3min的产流量整体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然后逐渐趋于平稳的状态。总产流量整体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然后趋于平稳的状态;每3min的产沙量整体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总产沙量也呈现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的趋势。PAM施用量为1.0gk/m2且玉米秸秆覆盖率为50%的条件下,比无覆盖对照组减少总产流量41950ml(即76.134%)、减少总产沙量1899.17g(即91.9%);在PAM施用量为1.0g/m2且玉米秸秆覆盖率为100%的条件下,比无覆盖对照组减少总产流量44600ml(即 80.944%)、减少总产沙量 1951.97g(即 92.8%)。与 PAM 施用量为 1.0g/m2且玉米秸秆覆盖率为50%比较,当PAM施用量为1.0g/m2且玉米秸秆覆盖率从50%增加到100%后,总产流量仅多减少了 2650ml,即多减少了 6.317%;总产沙量仅多减少了 52.8g,即多减少了 0.9%,即当PAM施用量为1.0g/m2时玉米秸秆覆盖率从50%增加到100%后所增加的蓄水保土效果并不明显。综合PAM和玉米秸秆投入量与减少产流、产沙的效果和农民生产成本等因素考虑,在5°坡的缓坡耕地上选择PAM施用量为1g/m2且玉米秸秆覆盖率为50%的组合蓄水保土措施处理最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