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育文化是人类在生产和养育孩子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的风俗习惯和价值理念的集合体,是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价值理念往往要通过风俗习惯表现出来。因此,本研究认为生育文化并不单纯的就是孩子的生产及在孩子生产中表现的社会心理和价值观念,它应包括人类社会在生产和养育后代的过程中的观念和行为两个方面。
生育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对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人们会自动按照生育文化的价值倾向来选择自己生育孩子的数量,产生对孩子性别和质量的期望,等等。我国通过三十年来的积极努力,在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我们看到,相较国外而言,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和人口增长步伐放缓的主要原因是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生育文化的作用却并不明显,也就是说,对少生的选择并不是人们的自愿和自觉,这样,当政策出现变动时生育率极易反弹,目前我国的低生育率是不稳定的低生育率。加上传统生育文化中重男轻女的观念并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在生育政策的挤压和性别选择技术手段的允许下,我国的性别比严重失调。这都急需一种新型的生育文化来进行调节,通过生育文化的整合作用,来稳定低生育水平,调整人口结构。
本文在实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巢湖区域的婚姻习俗、孩子出生与教养习惯以及丧葬礼仪等一系列人生礼仪进行全景式的考察与描述。本文认为,在巢湖民间的婚庆及丧葬等礼俗中,包含着对生育以及孩子的关注的内容,婚庆及丧葬礼仪往往能够反映出人们对孩子期望的社会心理,因此在描述的过程中着重关注习俗和礼仪中能够直接反映人们在孩子数量、质量以及结构等方面价值选择倾向的风俗与仪式,并以此为基础,对巢湖区域生育文化的特点和功能进行解读。
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渊源影响下,巢湖区域生育文化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巢湖区域生育文化崇尚礼节。在巢湖民间,无论男女结婚、孩子出生以及老人去世等各项人生事件中,处处可见礼仪的身影,且主要的仪式是不可替代的,比如婚姻,不经过一整套的仪式,民间是不会承认男女的夫妻关系的,其他人生事件的礼仪同样重要;二是巢湖区域生育文化重“早生”和“多生”。在巢湖区域婚姻、丧葬等人生礼仪中处处体现着对早生和多生孩子的渴望。“枣”生贵子、“五子登科”、“多子多福”的观念被巧妙的嵌入了各种人生礼仪,向人们传递着对孩子的渴望;三是巢湖区域生育文化偏男孩但不唯男孩。在一系列人生礼仪中,无论在行为上和观念上,都对男女区别对待,人们通过各种仪式来祈求生育男孩,男孩的出生仪式要较女孩隆重,且男孩受的教养要比女孩好,等等,但是在家庭有了男孩后,女孩对家庭的价值就增加了,“儿女双全”是民间所渴望的;最后,巢湖区域生育文化具有朴素的优生优育思想。人们对孩子质量的追求处于萌芽状态。
文化有其特定的功能,巢湖区域传统生育文化在传统社会的功能有宣传、加强亲友联系以获取家庭资源以及在家庭中向男孩倾斜分配资源的功能,以便使得家族的延续得以保障,从而也在客观上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传统的生育文化。这是传统生育文化得以存在的功能性要件。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巢湖区域经济、社会、人口和文化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在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该区域的上层建筑必然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上层建筑的变化在生育文化变迁上的表现是,人生事件的礼仪有所简化,并出现了新的礼仪形式;民间对孩子质量的追求代替了对孩子数量的渴望,对孩子的数量不再是要求越多越好,转而注重对孩子的教育;男孩偏好在民间虽然并没有完全消失,但是其偏重的程度有所减轻,部分家庭能够接受没有男孩的事实,但这并非理想的家庭孩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