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脾切除术对于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差异,并就腹腔镜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或联合肝切除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开展的88例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而施行脾切除术的患者,其中开腹组46例(联合断流12例,联合肝切除2例),腔镜组42例(联合断流14例,联合肝切除2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年龄,性别,Child-Pugh分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脾脏大小、术后并发症,以及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白细胞、血小板、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Child-Pugh评分变化。所有资料通过Excel 2013及SPSS 21.0进行分析研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描述,行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通过中位数(P25 P75)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通过百分数描述,行卡方检验,必要时行Fisher’s精确检验,以P<0.05表示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开腹组与腔镜组基本情况比较,年龄、性别、Child-Pugh分级占比、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数、合并肝癌数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白细胞、血小板、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水平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开腹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腔镜组(136.50±47.31 min vs 191.95±62.92 min,P=0.000),术中出血高于腔镜组(300(200 500),极值范围 20-2000 ml vs 200(100 425),极值范围20-2500ml,P=0.006),住院天数高于腔镜组(15.74±5.76天vs 12.95±6.67 天,P=0.038),患者脾脏大小高于腔镜组(917.73±532.34ml vs762.83±528.23ml,P<0.05)。开腹组与腔镜组在术后并发症,包括上消化道再出血、门静脉血栓、肝性脑病、消化道穿孔、肝功能不全,比较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白细胞、血小板水平较术前在开腹组和腔镜组都有明显升高(P>0.05)。术后肝功能情况,开腹组术前CHILD分级A级的患者共32人,AST水平、ALT水平、ALB水平分别术前与术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BIL水平术前为25.91±11.92 umol/L,术后为 17.75±8.65 umol/L,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hild-Pugh 评分术前为5.72±0.46,术后为5.34±0.60,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开腹组术前CHILD分级B级的患者共14人,其AST水平、ALT水平、TBIL水平分别术前与术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LB水平术前为24.89±13.71 g/L,术后为38.51±5.78g/L,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hild-Pugh评分术前为7.43±0.756,术后为6.36±0.93,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腔镜组术前CHILD分级A级的患者共28人,AST水平、ASL水平、ALB水平、CHILD-Pugh评分分别术前与术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BIL水平术前为20.02±8.01 umol/L,术后为14.16±6.62umol/L,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腔镜组术后CHILD分级B级的患者共14人,其AST水平、ALT水平分别术前与术后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ALB水平术前为33.66±4.95 g/L,术后为39.14±6.67 g/L,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TBIL水平术前为33.59±14.02 umol/L,术后为18.11±9.75umol/L,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hild-Pugh 评分术前为 7.43±0.514,术后为5.93±0.829,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脾切除术能有效纠正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低白细胞和低血小板水平。2.腹腔镜脾切除术较开腹脾切除术具有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等优势,但手术时间长,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腹腔镜下巨脾切除术证实为安全有效的,腹腔镜下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术后并发症与开腹组无明显差异,腹腔镜下联合肝切除可在一定适应证下实施。4.脾切除术能改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肝功能,对于Child-Pugh分级B级的患者效果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