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寻找有效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率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PS-341,商品名:万珂)是一种新型抗肿瘤制剂,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反复性或顽固性的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研究发现硼替佐米对大部分肿瘤也具有抗癌活性,包括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硼替佐米单药或联合其他化疗药物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均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国外文献报道硼替佐米在不同癌细胞株中敏感性差异甚大,而与治疗敏感性相关的分子机制研究国内外鲜有报道。本实验通过研究硼替佐米对两种胰腺癌细胞株Bxpc-3、SW1990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的影响,检测凋亡相关分子表达变化,探索硼替佐米杀伤癌细胞可能机制及与其药物敏感性相关的基因。方法1.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时间点,不同浓度梯度硼替佐米对两种胰腺癌细胞活力的影响,初步确定合适作用时间及药物浓度进行后续实验。2.流式细胞术检测硼替佐米在体外诱导两种胰腺癌细胞株凋亡情况,同时观察相同条件下硼替佐米对两种胰腺癌细胞株凋亡的差异。3.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硼替佐米对两种胰腺癌细胞mRNA水平相关分子表达变化的影响,观察硼替佐米抗癌活性相关分子通路及与药物敏感性相关可能机制。4.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法(WB)检测硼替佐米对两种胰腺癌细胞蛋白水平相关分子表达变化影响,进一步验证硼替佐米抗癌活性相关分子通路及与药物敏感性有关的可能分子。结果1.硼替佐米浓度大于50nM/L时,两种胰腺癌细胞生长抑制且呈浓度依耐性。同等条件下,硼替佐米对Bxpc-3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大于SW1990细胞,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50、100nM/L硼替佐米作用于Bxpc-3和SW1990细胞48h,细胞凋亡率分别(10.52±1.05)%、(22.56±4.23)%和(6.23±0.34)%、(12.71±2.23)%,显著高于0nm/L组的(2.15±0.47)%和(2.32±0.5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等条件下,50、100nM/L组Bxpc-3细胞凋亡率明显大于SW1990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与对照组相比,10nM/L、100nM/L硼替佐米处理Bxpc-3、SW1990细胞后,Bak mRNA表达量组间无明显差异(P均>0.05);Bax mRNA表达上调(P均<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l-2mRNA和Bcl-XL mRNA表达下调(P均<0.05),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Survivin mRNA在Bxpc-3细胞中表达下调(P<0.05),SW1990细胞中表达上调(P<0.0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与对照组相比,10nM/L、100nM/L硼替佐米处理后Bxpc-3、SW1990细胞中caspase-3蛋白均裂解激活[pro-caspase-3蛋白表达减弱(P均<0.05),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增强(P均<0.05)],Bax蛋白表达增强(P均<0.05),Bcl-2蛋白表达减弱(P均<0.0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urvivin蛋白在Bxpc-3细胞表达明显减弱(P<0.05),而在SW1990细胞中持续高表达(P<0.05)结论硼替佐米抑制胰腺癌细胞Bxpc-3、SW1990增殖、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线粒体内源性凋亡途径有关,但Bxpc-3细胞对硼替佐米敏感性高于SW1990细胞,可能与Survivin参与的肿瘤耐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