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指由于各种围产期因素引起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常导致新生儿死亡和幸存者后期智力低下、癫痫和脑性瘫痪等严重神经功能残损,是新生儿期危害最大的常见疾病之一,产生严重神经功能残损的病理基础是缺血缺氧性损伤后大脑神经细胞坏死及凋亡而导致神经元大量缺失。针刺治疗是目前治疗脑缺血的有效方法,根据中医辨证论治,本课题组以“补先天之精,调后天之本,充脑髓,壮骨,解痉”为原则,循经取穴,在临床上采用针刺任脉、督脉诸穴位,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26例,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甚或痊愈,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且影像学检查显示治疗后大脑皮层增厚,外部脑积水消失,提示临床症状的改善与消失可能是经针刺治疗,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被激活,出现增殖,从而皮层重新发育。而既往研究表明,针刺治疗脑缺血是通过清除自由基,调节钙稳态,纠正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紊乱,降低兴奋性氨基酸含量,调节脑内NO含量及NOS活性等多种途径,作用于多个靶点,起到缩小梗死面积,减少神经元变性、坏死,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等多种效应。如果能明确针刺对神经干细胞的影响,既可为针刺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又可通过针刺对神经干细胞的作用来研究引起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激活、增殖、分化和迁移的机制,以及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价值。据此拟通过建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动物模型,观察针刺治疗后动物脑内神经干细胞的变化情况,并通过实验证明针刺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多的机制。 目的 观察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动物模型中大脑皮层神经干细胞情况;以及针刺对HIE模型动物皮层神经干细胞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针刺促进皮层神经干细胞增多的机制,为临床针刺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方法 72只新生7天龄SD大鼠随机分正常组、HIE模型组和针刺组共三组,各24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