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党政关系模式问题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e_L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党政关系是政治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最敏感的政治关系。它是指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政权机关的关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的国家政权体系形成,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成为全国唯一的执政党,由此构成了新中国的党政关系。对建国初期党政关系模式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有助于中国共产党总结自身的执政经验教训,巩固党的执政根基,提高党执政的合法性;而且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推动党政关系科学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建国初期(1949—1956年)的党政关系模式——党对国家政权的一元化领导是脱胎于革命战争年代而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基本确立的。1949—1952年,国家政权体系和党组织体系逐渐建立起来,党政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是比较科学合理的。1953年新税制改革后,伴随着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对口领导制度的确立以及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党的一元化领导模式逐渐形成。它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当时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上,50年代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客观上要求政治体制的高度集中。政治上,一是革命时期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为建国初期党政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历史基础,并起到制约的作用;二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成立的高度集权模式对中国的不可避免影响;三是党的领导人——毛泽东的“左”倾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政关系的正常发展。文化上,崇尚权威和集权的传统封建思想,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形成提供了土壤。同时,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也是建国初期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  党对国家政权机关实行一元化领导,主要呈现出党委集权、党政不分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在国家政权机关内部实行党组制,党委对政府部门“对口”领导,党委分部分级管理干部,司法案件党内审批等。在这种模式下,无论是党内部的监督机制还是民主党派的监督方式都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党执政的法治观念不强,依法执政难以得到保障。  这种模式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对于克服建国初期的经济困难,粉碎帝国主义的封锁和维护国家的统一,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国民经济体系,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家转入全面建设的时期。这种模式同新形势的不适应性就逐步暴露出来。从长远来看,它不仅不利于政府职能的发挥,而且削弱了政党执政的合法性,限制了执政能力的提高,对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面对社会经济形势新的变化,认识到建国初期所形成的党政关系模式——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弊端,并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为正确处理党政关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目前,要坚持党对国家的领导,这是处理党政关系的基本原则,党的主要领导方式是政治领导。要坚持依法执政,党权力的运作依靠法律、制度和程序,明确规定党和政府的职能范围和权限,规范党政关系。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反腐倡廉等方面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优化党政关系的内在要求,同时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最后,要坚持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理念,关注民众的利益诉求,主动接受民众的监督,真正实现社会政治文明,这才是研究党政关系的根本价值。
其他文献
党的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决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习近平总书记指
近代以降,刑法学在实证主义思潮的推动下经过精细化的结构重构,逐步成为部门法学中“最精确的法学”,在重新向价值哲学靠拢后,该属性并未丧失。阶层化犯罪论体系及该体系下的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