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由什克洛夫斯基在其著作《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提出。这一概念兴起于20世纪初期,指将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物,用新奇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从而激发人们的审美兴趣。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的本质在于其文学性,即区别文学作品与其他作品的重要标志。作家通常别具匠心地借助特有的节奏、韵律、词汇、句序,在微观和宏观上打破语言的常规性,对日常语言符号进行“扭曲、拖长、套叠、颠倒”,从而凸显作品的文学性。因此,能否成功再现陌生化手法成为翻译工作的重中之重和译作成败的关键所在。值得注意的是,在凸显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同时,陌生化手法也在无形中树立了语言壁垒,增加了读者,特别是译者理解的难度和时间,使其无法很快找到内容和形式的最佳关联。这种艺术化的技巧往往与人们日常的思维方式相悖,且表达的是非语面意义,所以需要译者通过激活语境因素,进行语用充实和语用推理后才能获得的一种实际意义,否则译文将在一定程度上悖离或扭曲原文信息。因此,本文试图引入关联理论中的推理机制,为陌生化现象的理解和再现提供必要的理论保障,使译者有充分的酌情权去定夺语言意义和语用意义,并以此来选择最佳表达方式。此外,“陌生化”的美学价值在于给读者一种“距离”感。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再现“陌生化”所呈现的审美距离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尝试借助赵彦春提出的“类比式翻译”方法,对陌生化在文学翻译中语音、词汇、句法三个层面的再现进行对比性分析。所谓类比式翻译,指的是运用与原语相似的译语形式替代性表征原作,以取得与原作类似的艺术效果,对传达原作的陌生化神韵,唤起译入语读者的审美体验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总之,通过在推理机制的引导下对文学翻译中“陌生化”手法的再现进行探讨,本文希望能够抛砖引玉,让更多学者对陌生化手法所产生的认知障碍作进一步研究,从而寻求更为恰当的理论阐释和再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