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2C磷酸酶调节氧化还原信号转导机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gh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ROS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其动态的平衡能参与植物生物与非生物胁迫,也能和各种激素相互作用来参与植物的许多生命进程,例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生物和环境的刺激、植物的新陈代谢和细胞程序性死亡。GPX是清除ROS最主要的酶之一,可以通过氧化还原态的变化清除自由基。拟南芥中的AtGPX3也具有感知和清除H2O2的双重功能。ABA调节气孔关闭的信号通路中的负调控因子AtABI2/1的活性受H2O2的抑制。但是AtABI1和AtGPX3在活性氧中的作用机理还不清楚。  首先,为了研究AtABI1在活性氧中的作用,构建了有PP2C活性的AtABI1(119-434 AA)和 AtGPX3的原核表达载体,并研究两者在活性氧中的作用。通过 Non-reducing SDS-PAGE分析发现当AtABI1和AtGPX3不同状态混合时,可以发生状态的改变。我们推测这种转换是由于二者之间的电子转移引起。我们根据同源序列比对和结晶结构分析,找到可能引起氧化还原变化的关键氨基酸 Cys,并将其突变为 Ser或 Ala。点突变的蛋白进行氧化还原分析,发现影响AtABI1氧化还原状态的位点同时也影响了氧化环境中同AtGPX3的互作,AtGPX3调控氧化还原状态的位点也参与活性的调节。为了研究H2O2对AtABI1的影响,发现H2O2浓度不仅影响了AtABI1的活性,同时也影响了蛋白的状态。即AtABI1的活性不受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而是随着聚合状态的增强而降低。氧化还原状态却可以增强 AtABI1和 AtGPX3之间的作用力,氧化还原缺失的C359S和AtGPX3的作用力最强。  上述实验说明AtABI1和AtGPX3之间发生电子转移后会立即分开,若不能进行正常的电子转移,就会形成稳定的复合体,并抑制 AtABI1的活性。最让人意外的结果是C208S虽然和野生型一样具有氧化还原和聚合状态,但是其活性几乎不受H2O2的影响。那么Cys208有可能是AtABI1感受高浓度H2O2关键性氨基酸。即AtABI1利用自身的氧化还原和聚合状态并配合AtGPX3等相关蛋白调节自身的活性,来感受不同程度的氧化胁迫。为了验证上述生化结果,构建了AtABI1及突变体C208S、C359S或C188S相关的超表达材料与回补材料,并对所得的材料进行了简单的生理分析。
其他文献
石斛兰软腐病的致病菌是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且其致病机理与自身的群感效应系统有关。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的aiiA基因编码的AiiA蛋白通过降解致病菌群
摘要: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相对较差,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针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使农村的初中数学教学呈现新的教学特点和教育理念。在新课标的全面推进实施的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于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对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对策,以促进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整体提升农村教育的教学水平。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