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保护、会计政策选择及其经济后果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建设与经济发展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众多学者开始试图去从制度层面去解释中国经济增长奇迹。总结起来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强调分权条件下地方政府为财政收入增长而积极推动经济增长的“财政联邦”理论和强调集权条件下GDP考核地方官员政治晋升的“锦标赛”理论,财政分权与政治上的高度集权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力,是目前学术界普遍接受的两种观点。虽然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建设取得长足进展,转型经济阶段的中国产权保护水平较低,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频繁受到来自地方政府的干预,企业经营面临较大的掠夺性风险,也是长期以来伴随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根据会计政策的政治成本假设,当企业位于弱产权保护地区具有较高的政治成本时,其必然会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隐藏企业真实业绩,以降低可能面临的政治成本。此外,由于发展阶段及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地区在产权保护制度与执法水平存现显著性差异,这为我们控制国家层面不可观测的因素,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政治成本假设,研究弱产权保护制度产生的掠夺性风险条件下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提供了非常理想的制度环境。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根据会计政策选择的政治成本假设,将弱产权保护产生的掠夺性风险纳入产权保护与会计政策选择互动机制中,首先构建产权保护如何影响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性分析框架。然后我们利用该理论框架,分别基于盈余管理、避税行为及会计稳健性三个维度来检验产权保护水平如何影响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同时还分别考虑了产权属性,民营建立政治关联与国有背景等对产权保护与会计政策选择的调节效应。在此基础之上,本文不仅分别检验了负向盈余管理及避税行为的经济后果,而且还基于不同产权保护水平下,检验了信息透明度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最终形成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实证检验企业在弱产权保护的条件下是否使用了负向盈余管理的方式隐藏利润以降低掠夺性风险产生的政治成本及其经济后果。在控制内生性后结果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由于民营企业面临更高的政治成本,因此其使用负向盈余管理方式隐藏利润的动机更显著;当民营企业没有建立国有背景时,其隐藏利润以降低政治成本动机更显著;当民营企业没有政治关联时,其隐藏利润以降低政治成本动机越显著。经济后果检验显示:位于弱产权保护地区的民营企业进行负向盈余管理具有积极市场反应,表现为提升了公司价值,国有企业则无此显著效果。第二,基于避税行为视角实证检验企业在弱产权保护的条件下是否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以降低来自政府掠夺性风险产生的政治成本及其经济后果。在控制内生性后结果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由于民营企业受到来自政府的掠夺性风险更大,其在弱产权保护其具有更高的政治成本,因而民营企业具有较强动机进行更高程度的避税;当民营企业没有建立国有背景时,其进行更高程度的避税以降低政治成本的动机更显著;当民营企业没有政治关联时,其进行更高程度的避税以降低政治成本动机更显著。经济后果检验显示:位于弱产权保护地区的民营企业更好程度的避税行为可以显著提升其短期业绩,却降低了其长期业绩。第三,实证检验位于弱产权保护地区的企业是否提高了会计稳健性以降低来自政府掠夺性风险产生的政治成本。控制内生性后结果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由于民营企业受到来自政府的掠夺性风险更大,因此在弱产权保护越的条件下,民营企业具有更高的会计稳健性;当民营企业没有国有背景时,其会计稳健性程度显著更高;当民营企业没有政治关联时,其会计稳健性程度更高。以上实证结论证实了,弱产权保护地区的企业由于面临更高的政治成本,具有较强动机选择合适会计政策以隐藏其真实业绩,证实了会计政策选择的产权保护动机,进一步拓展了会计政策选择的政治假设。第四,为了进一步检验不同产权保护条件下,使用合适的会计政策隐藏企业真实业绩(即降低信息透明度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产生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虽然信息透明度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但主要表现在法制保护较好地区的公司。进一步检验还发现,对于代理问题越严重的公司以及非国有企业,信息透明度越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更显著。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在产权保护较弱的环境下,并不是信息越透明越高越有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相反还可能导致企业被掠夺的风险,产生额外的政治成本而降低公司价值。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之上,本文至少在以下方面具有一定的贡献,具体表现为:第一,本文根据会计政策选择的政治成本假设,将掠夺性风险纳入产权保护如何影响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框架中,然后推导出产权保护影响会计政策选择的一般性分析框架,进而提出会计政策选择的产权保护动机,并对此进行实证检验,本文的研究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了会计政策选择的政治成本动机;第二,本文借助于会计政策选择的产权保护动机分析框架,推导出当企业面临较大的掠夺性风险时,会通过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以隐瞒企业真实业绩。然后借助此框架从负向盈余管理、避税行为及会计稳健性三个角度,提出盈余管理、避税行为及会计稳健性的产权保护动机,并利用大样本实证检验不同产权保护水平下负向盈余管理程度、企业避税程度及会计稳健性的差异及相应的经济后果,不仅支持了Dvrnev et al. (2009)关于企业面临掠夺性风险产生较高的政治成本时,具有操纵会计信息以保护自身产权的动机,而且从理论上拓展了盈余管理、避税行为及会计稳健性的产权保护动机,进一步丰富了该领域的相关文献;第三,本文的研究发现支持了“政治关联”的产权保护作用,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澄清了民营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动机,也丰富了政治关联“支持之手”的观点;第四,本文研究结论认为民营企业寻求国有背景的产权保护动机,有助于澄清在中国特殊制度环境下,民营企业建立国有化背景的真正含义。
其他文献
1999年中国诗坛爆发了“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之争,此次论争被认为是自朦胧诗以来中国诗坛关于诗歌发展方向的最大一次论争。论争双方以及围绕此次论争发表的一些观
瞿秋白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家,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他提出的文化领导权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取得无产
由于年轻一代具备快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形成反向影响年长一代的客观基础。诚然,全世界范围内在涉及各种新型消费品、新技术应用时,都会存在反向代际影响。中国的特殊性则在
针对农机具节能减排和提高秸秆根茬粉碎率等问题,优化设计了一种与大功率拖拉机配套的旋耕灭茬播种机的灭茬刀辊系统,系统由刀片、刀盘和刀轴等组成。根据灭茬机理,设计出灭
中国早期新诗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即对它的原初书写主要是由一些中国留学生在海外留学时期开创先河。与故国迥异的文化氛围、独特的外在书写语境暂时切断了这些诗歌
方以智,字密之,号旡可,安徽桐城人,崇祯十三年进士。据任道斌《方以智茅元仪著述知见录》考证,方以智存世诗作有1600多首,艺术成就颇高。本文第一章对方以智家世、生平以及交游情况
《古今岁时杂咏》是宋代一部汇集节日诗歌的诗歌选集,《四库全书》集部收有此书,为四十六卷,此书宋绶及蒲积中先后编集而成。此书南宋时刊刻后流传不广,明清以来都以抄本流传
在盾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穿越特殊的地质条件或遇到特殊的障碍物,给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和风险。通过综述盾构施工的研究成果发现,以与苏州类似的极软土质条件为对象,研究盾构
多基地声纳系统因为其相较于单基地声纳更好的探测覆盖能力而成为了海洋防卫探测的重要装备。多基地声纳系统的应用场景及任务需求的多样化,使得参与探测的平台和声纳也在向
李昂笔下的鹿港,颇似莫言笔下的山东高密乡,福克纳的美国南方的约克纳帕塔法。由此,我们可以沿着其鹿港书写的次第,追踪其对鹿港的情感流变,及作家本人不同时期的写作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