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然产物具有结构复杂和生物活性多样的特点,长期以来在新药和新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从中国海洋生物中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过程中,我们对采自于中国南海海域的五种海洋无脊椎动物(3种软珊瑚和2种软体动物)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研究和化学生态学意义的探讨。 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柱层析方法:正相硅胶柱、反相硅胶柱(C-18)、AgNO3柱、凝胶Sephadex LH-20及反相高效液相(RP-HPLC)等,我们对这些生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共分离得到94个化合物,包括3个倍半萜、57个二萜、2个二萜二聚体、10个甾体、19个生物碱、2个神经酰胺和1个胡萝卜素。在这些化合物中,共发现了37个新化合物和1个新天然产物。化合物的结构及其构型是在分析1D、2D NMR、IR、旋光、圆二色谱等波谱学数据、X-Ray单晶衍射、化学沟通以及与报道的已知化合物数据比较的基础上确定的。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广泛的生物活性筛选,发现了一些具有较好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不仅丰富了对上述生物材料化学成分的了解,而且为它们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对采自我国南海亚龙湾的柔指形软珊瑚(Sinularia flexibilis)中分离得到并鉴定了23个化合物,其中10个为新化合物,1个为新天然产物。它们的骨架类型多样,但主要成分是西松烷型二萜。化合物2-1是从海洋生物中分离的得到的第二个具有十五元大环骨架的二萜类化合物,由于第一个化合物的报道并没有进行官能团位置的确定和全归属,因此化合物2-1结构的鉴定是首次对这一骨架类型化合物结构的确证;化合物2-18是罕见的通过C-C键相连的西松烷型二萜二聚体,属于首次报道的由不同单体聚合形成的该类二聚体。在活性筛选中,化合物2-8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并对一个新的肿瘤信号通路:肌醇需求酶-1/X盒结合蛋白1(IRE1/XBP1)具有显著抑制活性。 对采自我国南海亚龙湾的花环肉芝软珊瑚(Sarcophyton trocheliophorum)中分离鉴定了34个化合物,包括3个capnose型二萜、22个西松烷型二萜、4个9,11-secsteroids、4个多羟基甾体和1个神经酰胺,其中二萜化合物2-24~2-44和甾体化合物2-49是新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和相对构型是通过对其光谱数据的详尽解析获得的。化合物的绝对构型通过单晶X-Ray衍射实验确定,而化合物2-36和2-43的绝对构型是通过Mosher方法得以确定。我们对这些化合物的生源途径以及化学生态学意义也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对采自我国南海亚龙湾的另一种肉芝软珊瑚属软珊瑚(Sarcophyton sp.)中分离鉴定了18个化合物,包括3个倍半萜和15个二萜,其中3个二萜为新化合物。有一个罕见骨架类型的二萜化合物通过量子计算方法(ECD-TDDFT)确定了其绝对构型,并提出了其可能的生源途径。 在对我国南海的2种软体动物的化学成分及生态学考察中,共分离得到了19个化合物,其中2个为新化合物。从软体动物丘凸叶海牛(Phyllidiella pustulosa)中,我们得到具有5种不同骨架类型的10个化合物,这个结果提示了该种软体动物具有食源复杂性,可能存在多种食源海绵。从软体动物烙印盘海牛(Jorunnafunebris)中,我们分离到了一系列异喹啉生物碱单体和二聚体。我们对一个具有显著活性的二聚异喹啉生物碱使用了ECD-TDDFT量子化学计算的方法首次确定了其绝对构型,并对该软体的化学生态学意义进行了讨论。在生物活性筛选中,化合物3-5、3-6、3-11、3-12、3-15和3-16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抗菌活性,此外,化合物3-16还表现出一定的PTP1B的抑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