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索尔·贝娄是美国当代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对当时流行的海明威的硬汉小说提出质疑,开始关注现代人的感情和内心世界。贝娄笔下的主人公并非通过展示外在的勇气去表现英雄主义,而是努力在现代城市物欲横流的“荒原”中找到真正的自我。
由于“他的作品中融合了对人性的理解和对当代文化的精湛分析”,贝娄于197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只争朝夕》是公认的贝娄的代表作之一,在授予贝娄诺贝尔奖的颁奖词中,《只争朝夕》受到了特别的关注,“由于对表达主题形式的充分把握,几乎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当代一部名著。”
《只争朝夕》描写了主人公汤米·威尔海姆一天之内的心理变化。汤米由于辞掉工作,无所事事来到纽约与父亲相处,希望从父亲那里获得精神安慰和经济资助却遭到断然拒绝。由于拖欠房租并担负着对已经分居的妻子和两个孩子的抚养费,汤米把仅有的700美元交给经纪人泰姆金医生炒股,结果股价大跌,而且泰姆金医生也不知所踪。故事以万分绝望的汤米在一个陌生犹太人的葬礼上失声痛哭结束。虽然汤米在小说中是个失败潦倒的人物,但是正如评论家哈代所说的那样,“一个如此有着执着个性的人,在他周围的人看来却与世界格格不入,这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然而正因为威尔海姆具备这一特点,才使得他不完全是一个失败者,一个可怜的命运的受害者”。
本篇论文从荣格的心理分析学理论入手,探讨主人公汤米在小说中的心理发展过程。论文首先分析许多评论家认同的“汤米是一个受虐狂”的观点,指出汤米内心甘愿受难的心理倾向导致他的行为的幼稚,而汤米正是想借这种幼稚行为使他和父亲的关系再回到从前。然后,本篇论文借助荣格的心理分析理论,进一步从汤米内心的阴影,人格面具和自我三个方面展现了汤米的内心世界,指出在主人公逐渐对自己的阴影,人格面具和自我不断认识的过程中,泰姆金医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汤米的“阴影”,指出汤米通过将其内心的痛苦和对自己的错误的内疚之情(即阴影)投射到自己的父亲、城市和城市市民上来发泄自己的痛苦,产生扭曲心理,但是经过与泰姆金医生的交谈,汤米逐渐认识并正视自己的这种行为。文章分析了汤米的人格面具,指出汤米具有不同的人格面具,而且都是失败的,这一切都是由于汤米对待金钱的偏激态度造成的,同样,是泰姆金医生与汤米的谈话使他意识到自己对金钱的偏激。最后,作者探讨了汤米的自我形成的过程,从分析汤米的三个不同名字出发,指出汤米最终在犹太文化传统中获得了对自己的身份的认同。总而言之,正是通过泰姆金医生的作用,汤米渐渐意识到自己无意识的存在,正视自己的阴影,人格面具,进而找到真正的自我,这些都为其在个体化道路上一直前进提供了可能,为其个体化的实现铺平了道路,以实现其人格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