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微米尺度结构放电特性的PIC/MCC模拟

来源 :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xxcc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放电是指放电的一个维度被限制在狭窄的空间中的气体放电形式。微米尺度空间内的放电特性显著区别于常规尺寸放电结构,如击穿特性出现偏离传统帕邢曲线的现象。目前,微放电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光谱分析、设备检测等各个方面,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对微放电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本文利用PIC/MCC方法,对大气压下基于微电极所形成的放电结构的击穿特性以及介质层对放电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大气压下微米尺度电极的击穿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分别从电子/离子空间分布、电子能量分布、介质层表面积累电荷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电极尺寸(放电空间最小尺度)从20μm到100μm的变化过程中,击穿电压随电极尺寸的增大而减小。电极尺寸分别为20μm和100μm条件下,放电过程中电子空间分布有明显的不同。100μm的放电空间主要依据初始电子来达到击穿,而20μm的则需要初始电子与阴极二次电子共同作用来完成击穿。相应的20μm的放电空间中,介质层所吸附的电荷量明显的高于100μm。因此20μm的放电空间较100μm的放电空间更不容易达到击穿的状态。其次,研究了介质层厚度、粗糙度、反射率等参数对放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电极尺寸下,介质层的厚度越大,介质层表面越粗糙,所需要的击穿电压越大。较厚介质层的放电主要依据二次电子与初始电子共同作用达到击穿,而较薄的介质层放电空间则主要依靠初始电子达到击穿的效果。介质层反射率则对放电无较大的影响。
其他文献
我院自2000-01/2002-08共治疗青少年乙型肝炎病人420例,对其心态进行了观察、分析,并予相应心理治疗,现将综合情况报道如下。
<正>母乳性黄疸病因及发病机理至今尚无定论。Halim 等认为,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beta-glucuronidase,β- GD)在此病发病机理中可能起主要作用,但此结论尚有争议。为探讨
1病例介绍 病人女,46岁。因头晕、心慌、意识丧失2h、呕血2次于2004—12—15入院。病人于2h前在活动中突感头晕、心慌,随即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平卧数分钟后出现呕血,为暗红色血
探索在"导学案教学"基础之上,运用新技术和资源包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模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使"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互补共生。运用视频播放、模型
1临床资料 病人男,77岁。因剑突下隐痛7年,黑便2个月,腹胀呕吐10d入院。既往糖尿病史14年。经胃镜诊断:胃癌伴幽门梗阻并行胃癌根治、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毕工式),于胃小弯侧留置血
本文利用分子束质谱技术和发射光谱技术对介质阻挡微放电氮等离子体中N+/N2+进行了实验检测,对氮分子振动温度及其时间分辨特点进行了诊断研究,取得结果如下:1.利用介质阻挡
高中毕业那天,她决定一个人去旅行。第二天早上,她就一个人背着行囊,坐火车穿越12个小时的地域空间,抵达了她要去的那座城市。但不巧的是,由于列车晚点,下车的时候已经是子夜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广州人,苏柚从小到大一直有一个愿望.这个愿望与七岁那年曾说过的,长大以后要做警察、医生或是科学家不同,与17岁那年,班上的女生都在讨论未来希望有一个
期刊
情人节那天,我收到了一束来历不明的玫瑰. 送花姑娘一脸懵懂,只记得收花人信息.唯一留有线索的是一张心形卡片,上面写着“致我们永远的友情”,还是花店姑娘的笔迹,透着流水线
期刊
针对北京平原区低空近地层大气污染状况,结合低空逆温层生消规律和烟气排放情况,探讨推广使用超高烟囱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