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试图对八十年代(1978——1989)的文学期刊变迁做一实证性的研究,论文以统计数据和出版史料为言说根据,深入挖掘研究对象内部机制,动态地考察文学期刊变迁的以下方面:起点与阶段;内容与特征;原因与结果;根本动力等。努力突破文学史研究所建立的“话语陷阱”,回归期刊史本身的历史现实,对八十年代文学期刊变迁特征及其发展动因做出微观、具体的描述和解析。第一章对本文选题背景、研究现状及其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等作出交代。第二章主要宏观考察八十年代文学期刊发展变迁的历史背景和文学期刊生产体制的重建过程及表现特征。第三章以中央级和省级文学期刊为研究对象,描述八十年代文学期刊的变局。在论文表述方式上倾向于“史论”,即意在兼顾历史性描述与理论性分析的结合。如在本章第一、三节,理论梳理中央级期刊和省级文学期刊在八十年代的发展过程,二、四两节分别考察《人民文学》刊发作品数量和省级文学期刊发行量情况,借助出版统计数据,来进一步实证描述期刊变迁状况。第四章,自认为是本文的着力发挥点。现有的文学期刊类群研究,大都忽视了这部分在期刊史上真实存在,而在文学史上并没有获得话语权力的地市级文学期刊和通俗文学期刊出版事实。本文立足于出版本位的研究视角,认为通俗文学期刊出版热是八十年代文学期刊发展变迁的重要特征之一。将其划分为地市级文学期刊通俗化和通俗文学期刊兴起两种情况,并对其发展状况做了实证分析。第五章内容旨在探析八十年代文学期刊发展变迁的动因。文学期刊作为特定时代文学思想的传播媒介,在其发展过程中与社会经济制度结构和文化传播语境密不可分,可以说,八十年代的文学期刊发展变迁是诸多矛盾合力作用的结果,并非是单一要素变化所致。在论文最后的结论部分,本文初步认定,八十年代的文学期刊变迁与该时代社会历史环境密不可分。从期刊自身的发展逻辑来看,地市级文学期刊和通俗文学期刊崛起,直接促成了文学期刊出版体制改革进程和政策力度;文学期刊变迁的根源是文学在特定时代社会影响力盛衰变化;其中直接原因是由文学期刊的市场化改革和大众文化兴起的社会现实所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