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具有胸膜侵犯周围型肺腺癌的影像学特征如C/T(consolidation/tumor)比值等与患者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2008年1月到2010年12月经术后病理证明为周围型肺腺癌患者645例,随访至2014年12月。随访方式为术后第一年每三个月随访一次,从术后第二年开始每六个月随访一次。并排除随访资料不完全以及因癌症以外因素死亡的病例,选取其中伴有胸膜侵犯的患者共169例并收集其影像学特征如C/T比值等。另外选取术后病理证实为伴胸膜侵犯的肺部良性结节57例,并测量其C/T比值。采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明确最佳C/T比值鉴别良恶性肺混合性结节最佳截断点(Optimal cut-off point)以诊断指数(特异度加灵敏度)最大处的检测值为最佳诊断临界值。运用卡方检验分析患者病灶影像学特征与患者临床因子之间有无相关性。Kaplan-Meier法计算各组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筛选与生存率相关的因素,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所收集的临床病例中其中男性73例(44%),女性96例(56%),平均年龄62岁,中位年龄66岁(35-80岁)。术后病理证实高分化92例、中分化48例、低分化29例,分别占总数的54%、28%、18%。手术方式显示肺叶切除140例(83%),局部切除23例(14%),其他6(3%)例,其中实性结节77例(45.6%),亚实性结节92例(54.4%)。肿瘤最大直径(0.98cm-6.8cm,中位肿瘤最大直径为2.4cm)≤2cm共78例(46.2%),>2cm至3cm共55例(32.5%),>3cm-5cm共32例(18.9%),>5cm-7cm共4例(2.4%)。N分期,N0共155例(91.7%),N1共14例(8.3)。肺腺癌相关CT影像学征象得出:C/T比值≤0.7共48例(28%),C/T比值>0.7为121例(72%)。有分叶征99例(59%),无分叶征70例(41%),有毛刺征74例(44%),无毛刺征95例(56%),有支气管充气征29例(17%),无支气管充气征140例(83%)。得出C/T(consolidation/tumor)比值约为0.7时,为诊断具有胸膜侵犯的周围型肺腺癌与良性结节差异的指标。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患者影像学相关征象与患者临床因子之间无相关性。KaPlan-Meiyer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病理分化程度、N分期及C/T比值与患者的预后相关(5年生存率:高分化63.8%、中分化55.6%、低分化40.8%,P=0.033。≤2cm,74%,>2cm-3cm,61.2%,>3cm-5cm,43.1%,>5cm至7cm,21.4%。N分期,N0,32.6%,N1,19.6%。C/T≤0.7,82.1%,C/T>0.7,27.8%,P=0.004)。COX多因素分析显示C/T比值(C/T≤0.7.HR=1,C/T0.7,HR=4.816,95%CI=1.839-20.538,P<0.01),肿瘤最大直径(≤2cmHR=0.009,95%CI=0.024-0.338,P<0.001.>2cm-3cm,HR=0.141,95%CI=0.037,P=0.004.>3-5cm,HR=0.286,95%CI=0.074-1.109,P=0.007.>5-7cm,HR=1)与N分期(N0,HR=1.N1,HR=4.88,95%CI=2.092-4.381,P<0.001)是胸膜侵犯的周围型肺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当C/T比值界于0.7时,为具有胸膜侵犯周围型肺腺癌与良性结节影像学诊断指标之一。2.在具有胸膜侵犯的周围型肺腺癌中,病理分化、肿瘤最大直径、N分期与C/T比值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危险因素,且肿瘤最大直径、N分期与C/T比值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