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卢坤峰是现代著名的国画艺术家。196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院前身)中国画系,亲灸于潘天寿、陆俨少、诸乐三、吴茀之、陆维钊等诸位老师,后留校任教,桃李满天下。卢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卢坤峰是现代著名的国画艺术家。196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院前身)中国画系,亲灸于潘天寿、陆俨少、诸乐三、吴茀之、陆维钊等诸位老师,后留校任教,桃李满天下。卢坤峰先生在世时,撰写了《林菸庐画谈》《墨兰说》《墨竹要述》等著作,《墨兰说》《墨竹要述》更是被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收为经典教材使用。他的作品中有浓厚的书卷气,他曾在一次采访时说:中国画讲人文主义,好的笔墨要有厚度,厚度是人的性格,要忠厚,不能轻浮。他认为:“绘画艺术乃寂寞之道,本来就是要潜心研究才能学有所成。”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对卢坤峰写意花鸟画的艺术进行探究。第一部分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整合与梳理,从卢坤峰的的生平经历入手,通过从小的生活环境,学画经历,师从境遇,探究其绘画风格的特点和其绘画的审美价值取向。第二部分是技法实践。从卢坤峰绘画的笔墨、造型、构图,三个方面入手,以图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与各家绘画加以分析研究。第三部分从个人环境选择和时代背景两个方面入手,探究其写意花鸟画的风格成因。第四部分是在以上研究的铺垫下,梳理总结卢坤峰一生的艺术成就及对后世的启示与影响。经过本课题的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在中年时期卢坤峰形成了他艺术的辉煌期,其最高艺术成就是在写意兰竹的造诣上,以《墨兰说》与《墨竹要述》的发表为标志,达到艺术顶峰。在兰竹技法上形成自己的的一套独特的表现技法,运用类似破墨、撞水的手段,在画面上形成的独特的笔墨渗化,为兰竹技法表现作出新的贡献。在艺术表现上,卢坤峰以传统为本,从传统中出新,重视书法,以书入画,形成诗书画三绝的艺术特点。不管是在兰竹绘画技法的表现上,还是在兰竹写意画教育教学上,卢坤峰都对当代写意花鸟画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本课题的展开将在拾遗补缺中为卢坤峰绘画艺术提供以新的视角,丰富卢坤峰绘画领域的研究,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当前理论研究领域中的缺憾和不足,为国画未来的发展和传承贡献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在兴安盟蒙医院和通辽市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检查的老年人脑部CT影像进行研究,对两个医院检查的老年人脑部疾病检出率,患病部位特点及痴呆病的研究提供依据。方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意义传递的载体,因此词汇丰富度(lexical richness),作为词汇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是英语二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体现和预测指标,在写作中显得尤为突出
锂/钠金属负极具有低氧化还原电势和高容量,因此直接用锂/钠金属负极代替碳或合金类的负极,在锂/钠离子电池中是非常需要的。然而,在反复沉积/溶解过程中,锂/钠金属枝晶生长和低库仑效率等难以克服的问题阻碍了锂/钠金属负极在高能量电池中的实际应用。实现均匀的成核和构建稳定均匀的固态电解质界面膜(SEI膜)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两种有效策略,并且因为铜箔是电池工业中常用的负极集流体,能在商用铜集流体上实现这些是
本文利用熔融纺丝法制备了Ni-Mn-Ga纤维,对不同工艺(不同温度、不同时间、有序化/高温)热处理后纤维组织结构、马氏体相变、热滞后及磁滞后、磁性能及磁热性能的变化进行了探究,并对滞后产生的具体原因及减小措施进行了总结,且通过理论混合与实际混合对比所得出的混合规律进行了理论混合预测。研究表明三种制备态纤维的组织和相变温度都不同。热处理温度T≤1223K时,温度升高,纤维中晶粒长大,成分、组织及相变
氮肥是小麦生产中用量最大、应用最广的一种主要肥料。近年来由于盲目施肥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氮肥利用效率低,产量增加缓慢甚至降低,因此应用快速便捷的氮肥施用监测技术势在必行。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同一生长环境下,冠层温度变化可反映小麦生长发育及其生理代谢状况,且与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间存在显著关系,因此利用冠层温度监测小麦生理代谢状况、评价施氮措施优劣、指导小麦高产栽培是行之有效的,在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中将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作为资源开发平台的海上构筑物重要性日渐凸显,其自身的固定性和易受攻击的脆弱性也使得保护海上构筑物的需求日益迫切。以《联合国海洋法
背景和目的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entral nervous system leukemia,CNSL)是因白血病细胞浸润至脑膜或脑实质所致,患者可表现出相应的神经和(或)精神症状。CNSL可见于白血病病
韩非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是中国重要的思想流派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宣扬法家思想的文章在其逝世后经由后人辑集而成《韩非子》。对于这部先秦法家思想的代表
浮球式惯性平台(简称浮球平台)是一种液浮的无框架的平台式惯性导航系统,相比于传统框架系统,其能够适应大过载、高动态等恶劣环境,使其成为战略级运载系统理想的惯导系统。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其结构简单,制备材料价格低廉,光电转换效率发展迅速等一系列优点成为了近年热点。传统的钙钛矿器件的活性层材料主要是甲胺碘基铅(MAPbI_3),它是研究最早、发展和使用最广泛的活性层材料之一,但由于甲胺碘基钙钛矿材料较低的水汽稳定性及热稳定性降低了其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因此制备光电转换效率高、水汽及热稳定性强的太阳能器件成为了解决其实际应用问题的关键之处。本论文基于钙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