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甘肃省西和乞巧民俗调查和相关文献的考辨为基础,以民俗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田野调查方法的长处,对当地乞巧民俗文化进行积极参与,考察了西和乞巧仪程的全部过程,并通过广泛采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中西和乞巧这一民俗文化新的传承过程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记述。目前,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声一浪盖过一浪,但仍有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消亡威胁。文章探讨了在这一背景下,特别是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乞巧习俗面临消亡的时候,西和乞巧民俗文化至今仍能大规模传承的原因,由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自主性、本真性、整体性原则进行了探讨。文章主要包括绪论、正文、结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交代了选择研究对象的目的与意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乞巧文化及西和乞巧民俗的研究的情况进行了综述,指出了本文使用的民俗志及试验民俗志、田野作业和文献考辨以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多学科借鉴三种主要的研究方法。正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介绍了西和的人文地理概况,指出了整个乞巧风俗文化区的范围北起天水蟠冢山,南至西和铁姑坪梁、猿嚎山、阴阳山,东起稍峪萝卜山、兴隆庙儿垭、画眉山、箭杆山,西至礼县大堡子山、苏合乡的尖山;记述了西和乞巧民俗活动的全部仪程,将历时七天八夜的乞巧民俗分为乞巧准备与乞巧仪式两大阶段。其中乞巧准备阶段分为选址,联络、筹资,练习歌舞、置装,生巧芽,请巧、造巧5个部分,乞巧仪式阶段分为迎巧、祭巧、唱巧、跳麻姐姐、拜巧、迎水、巧饭会餐、照瓣卜巧、送巧9个部分,并对其中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第二章对西和乞巧文化传承到今天依然保持盛况的原因进行了解析:一方面,外部原因主要有当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兴起,国际话语的引进与政府介入四个方面。它是西和乞巧至今依然传承,得到了更加繁盛的展演的外部环境和客观基础,是其在原有基础上向下传承的起点;另一方面,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从内部开始的:首先,作为乞巧传承主体的民众、代表性传承人自然是要考虑的。其次,乞巧传承基础的拓展与传承方式的改变,是当前西和乞巧诸项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重要特点,应该将之与其传承的盛况联系起来考虑。再次,历史上一直繁盛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继续传承发展的良好基础,有很好的传承惯性。最后,专家学者,特别是当地专家、学者在家乡民俗民间文化的保护、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三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结合西和乞巧民俗的实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自主性、本真性、整体性进行了深入思考与进一步阐释:自主性原则指的是坚持传承人、传承主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发展中具有更多发言权、决定权的原则,强调要尊重民众这一民俗传承主体的独立性、独创性、自主性和自决权利;坚持本真性原则,就是要以促进民族民俗文化在其固有时空作为民众生活组成部分不断沿袭为衡量标尺,既保持一贯特色,又能在具体功能上自我更新,实现民族民俗文化的不断传承,不断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坚持整体性原则,就是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完整性,保护其与所处的自然、社会等环境的完整性,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等整个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之间的关系,实现其经济效益、文化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实现各地域之间、各民俗文化之间的协调统一。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对促进传统民俗实现自我更新和功能转换的重要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当坚持的自主性、本真性、整体性原则进行了总结,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形成各界踊跃、全民参与的合力,需要进行通盘考虑,保护传承人和传承主体的自主性,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本真性,需要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开展更大范围和更为全面的保护,需要各阶层、各地区、各民俗文化之间的统筹协调,需要“瞻前顾后”、“左顾右盼”,注重各项保护实践和各学科研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交叉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