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建国至今,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众多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当中,劳动力的贡献是极其重要的。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人口转变所带来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也在悄然发生,2000年我国就已经开始迈入了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阶段,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中国经济增长需要新的动力。中国作为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从人口年龄结构视角分析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是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的。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就人口年龄结构对储蓄、投资、劳动力供给和经济增长等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和评述,从要素供给角度全面探讨了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人口年龄结构主要通过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和技术进步三个渠道来影响经济增长。考虑到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影响有一定的时间效应以及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了1992-2011年共20年的统计数据,以省级面板数据建立了人口年龄结构对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回归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人口年龄结构对些经济变量的影响。由于工作年龄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本文进一步利用了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对工作年龄人口做了细分年龄段,然后通过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工作年龄人口比重对物质资本存量和技术进步存在的正向影响,老年人口则存在负向影响,工作年龄人口比重和老年人口比重都对健康型人力资本存量存在正的影响,少儿抚养比和出生率对教育型人力资本有负向影响。在对细分工作年龄人口的研究中发现不同年龄段工作人口对技术进步影响也存在差异。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果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在人口年龄结构老化趋势下实现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加强养老保障需求和制度供给,增强储蓄动机;增加教育资源,促进技术进步;延缓退休,提高劳动参与率;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平衡地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