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目的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变化情况;探讨高压氧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脊髓损伤后的治疗效果及髓鞘再生和细胞凋亡的调节机制。实验方法取90只雌性SD大鼠,体重约250g,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高压氧治疗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18只。假手术组大鼠麻醉后只进行椎板切除,但未伤及脊髓,术后采用普通空气和生理盐水治疗;脊髓损伤组大鼠在椎板切除后,用改良型Allen打击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术后采用普通空气和生理盐水治疗;高压氧治疗组大鼠在椎板切除后,用改良型Allen打击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术后采用高压氧和生理盐水治疗: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大鼠在椎板切除后,用改良型Allen打击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术后采用普通空气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联合治疗组大鼠在椎板切除后,用改良型Allen打击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术后采用高压氧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根据改良型Allen打击法,将一个直径2.5mm、重8g的金属铁棒,通过空心玻璃管,从8cm的高度自由下落,直接撞击暴露的脊髓,从而建立脊髓损伤模型。脊髓损伤后大鼠出现双后肢瘫痪提示造模成功。为了防止细菌感染,每天腹腔注射青霉素一次,且进行早晚两次的膀胱按摩以协助排尿。在术后1天,3天,7天,14天,21天通过BBB评分、斜板试验和足迹分析分别记录所有大鼠的运动功能情况。在术后21天,处死所有大鼠,留取损伤的脊髓组织进行相关检测。用HE染色评估脊髓组织大致的损伤程度,用Nissl染色检测脊髓神经元的存活情况,以及用Hoechst染色检测脊髓组织的凋亡情况;免疫组化被用于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以及髓鞘相关基因MBP的检测,免疫荧光被用于p53信号通路的检测,Western blot被用于GPR17、凋亡相关基因Cleaved-Caspase3,Bcl-2和Bax以及髓鞘相关基因MBP的检测。实验结果BBB评分、斜板试验和足迹分析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在所有时间点运动功能均表现正常,而脊髓损伤组大鼠的运动功能则明显受限;高压氧治疗组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大鼠的运动功能同样受限,但在术后7天运动功能开始优于脊髓损伤组,且在术后21天最为明显,而联合治疗组大鼠的运动功能则明显好于高压氧治疗组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HE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脊髓组织的结构基本正常,脊髓损伤组脊髓在坏死后形成大量的空洞,而高压氧治疗组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空洞较脊髓损伤组有所减少,且联合治疗组脊髓空洞减少更加显著。Nissl染色结果显示:脊髓损伤组神经元数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少,而高压氧治疗组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神经元数量较脊髓损伤组有所增加,且联合治疗组神经元增加更加显著。Hoechst染色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出现大量细胞凋亡,高压氧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均有效地抑制了凋亡的发生,而联合治疗则进一步抑制凋亡的程度。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Bcl-2阳性细胞减少,Bax 阳性细胞增加,在高压氧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后Bcl-2阳性细胞明显增加,Bax 阳性细胞明显减少;而MBP基因在脊髓损伤后表达明显降低,通过高压氧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后明显升高。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p53通路激活,而高压氧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后,则能有效地抑制p53通路的激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cl-2、Bax和MBP蛋白表达情况与免疫组化结果相似,而GPR17和Cleaved-Caspase3蛋白在脊髓损伤后表达升高,且在高压氧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后明显下降。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髓鞘相关基因MBP表达明显降低,引起严重的脱髓鞘病变,且脊髓组织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高压氧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可能通过GPR17分子靶点,使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分化为成熟少突胶质细胞并表达相应的髓鞘相关基因MBP,从而形成新的髓鞘;而髓鞘再生所形成的保护屏障,可能通过调控p53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从而使神经元得以存活,并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