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 原发性肝细胞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癌症死因中所占的位次居第2位,每年有11万人死于肝癌,并且肝癌的发生率仍在持续上升。虽然现代诊疗技术有了长足进步,但是肝癌的预后仍不容乐观。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在于:肝内的侵袭性播散和远处的转移,造成肝癌难以切除或术后的复发,所以寻找准确评估肝癌原发灶转移能力和预后的肿瘤标记物,对肝癌转移的诊断、治疗都具有重大意义。原发性肝癌的病理学特点是细胞外基质丰富,大约80%的原发性肝癌被纤维结缔组织包裹。所以,原发性肝癌要发生侵袭和转移,降解细胞外基质、穿透基底膜是关键性的一步,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这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MMPs是一类蛋白结构近似,编码基因与胶原酶基因同源的蛋白分解酶家族,至少包括16种对细胞外底物具有催化活性的末端肽酶,且具有以下特征:能分解细胞外基质的一种或多种成分;以胶原形式分泌,须经活化后才具有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在活化位点上含锌离子,而且能被螯合剂阻断;酶在中性pH时有最好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催化功能,并可被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S)所抑制;它们具有同源的氨基酸序列。其中,MMP。2(明胶酶A)和MMPg(明胶酶B)是分解基质中IV型、V型胶原的最主要的基质金属蛋白酶,这是因为不但外周基质中存在IV型胶原,同时IV型胶原也是基底膜的主要成分之一。虽然,在MMPS中,MMP.2和MMP,9的结构最近似的,但是,MMP-9基因中有48个碱基序列是其它基质金属蛋白酶所没有的,这种差异可能导致MMP-二和MMP-9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出现不同的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是新近迅速发展起来的RNA诊断技术。其原理是从某一特定基因有表达的组织中提取总的RNA,经逆转录反应生成cDNA,然后在特异于该基因的外显子引物对的指引下进行PCR,扩增的产物经凝胶电泳分离后,再经光电密度扫描计算出相应的RNA含量,具有准确、敏感、简便的特点。 方 法 本研究通过RTPCR法,以8.actin为内对照,对扩增以后的28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 MMP-2基因和 MMP-9基因表达的吸光度值来分析:(l)MMP-2基因表达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是否有差异;(2)MMP.9基因表达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是否有差异;(3)MMPZ基因表达与术前AFP水平、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病理分期等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4)MMP-9基因表达与术前AFP水平、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病理分期等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5)统计学分析:运用SSPS10刀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分析MMP-2基因与MMP-9基因在肝癌组织中是否存在表达异常以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 2 浙江大学硕土学位论文 结 果 1、MMP-ZmRNA在肝癌组织中和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其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of)。MMP-ZmRNA表达水平与术前 AFP、肿瘤大小、WIM分期和门静脉癌栓形成无相关性(P>0刀5)。 2、MMPgmRNA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并且,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刀1),其表达水平与门静脉癌栓组密切相关(P<0刀1),但与术前*FP、肿瘤大小、TN M分期无相关性(P>O.05)。 3、MMPZmRNA和 MMP-g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P<0刀1),并经相关性检验(卜0刀1),证明两者表达存在正相关性。 结 论 1、MMP-2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说明MMP-2与肝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MMP-9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并与门静脉癌栓形成呈正相关,说明MMPg基因与肝癌的血行转移,扩散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临床上检测肝癌侵袭与转移的指标。 3、MMP-2基因与MMPg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不同,并且有相关性,提示MMP-9作为转移性指标更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