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用输液器在临床使用广泛,输液器中药液直接与血液接触并注入人体,与人们的用药安全直接相关。输液器材料选用不当会导致药物活性成分的吸附,使药物失效,有的还会发生输液器中的有害物质迁移至药液中,输入人体,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现在我国的输液器材料以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 PVC)材料为主。但有报道表明PVC材料对多种药物有吸附作用,同时,PVC生产企业会向其中添加增塑剂,以便于PVC制成的医疗器械具有柔顺性,满足临床使用要求。现在应用最多的增塑剂是邻苯二甲酸二乙基乙酯(bis(2-ethylhexyl)phthalate, DEHP),有报道表明DEHP存在造成肝损伤及胚胎毒性的潜在风险,因此有输液器厂家开始生产添加偏苯三酸三辛酯(Tri-Octyl Tri-Meta-Benzoate, TOTM)等非DEHP的PVC输液器或热塑弹性体(Thermoplastic Elastomer, TPE)等非PVC材质的输液器以替代现有输液器。本文采用HPLC检测药液通过含DEHP、TOTM的PVC输液器以及TPE输液器后,药液浓度变化情况,对比三种材质的药物吸附情况。检测的药物包括脂类药物,如:硝酸甘油、脂肪乳、单硝酸异山梨酯、尼莫地平;麻醉类药物,如盐酸布比卡因;重组药:重组人内皮抑制素。测试结果表明,药液两种PVC管路中均发生了吸附情况,吸附趋势基本一致,TOTM-PVC材质的输液器在吸附情况上有所改进,但并不是显著改善,且存在吸附量大于DEHP-PVC材质输液器吸附量的情况。在TPE管路中浓度无明显变化,选取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脂肪乳注射液,45%乙醇水溶液模拟药液通过输液器,使用HPLC测量这些药物中DEHP及TOTM的含量,对比这两种增塑剂向药液中迁移的情况。结果表明,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两种药物中均未检出两种增塑剂;在乙醇水模拟药液中,检出两种增塑剂,DEHP溶出总量低于TOTM的溶出总量。未在脂肪乳注射液中检出DEHP的迁移,TOTM的迁移在脂肪乳流经输液器30分钟至1小时过程中有检出。通过对比毒理学数据,由于TOTM的毒性较低,因此溶出量较高时仍低于限量。第四章中,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TPE材料的可浸出物进行的定性检测,在浸出液中鉴别出23种添加剂及其降解产物。这23种物质中,有几种物质对人体存在潜在危害。由于TPE材料采用嵌段聚合或聚合物共混的方式合成得到,多次聚合过程在保证终产品的优良性能的同时,必然会引入多种添加剂,且这些添加剂会富集在终产物中,这不仅增加了潜在风险,同时增加了对风险评估的困难。因此,应参考药用包装材料的评价方式,增加对原材料的检测,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材料都能达到三类医疗器械的要求,这样就可以确保终产品的安全性。本论文的实验结果为进一步开展输液器与药物之间的相容性试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现有数据对新型输液器的评价并不完善,这不仅需要监管机构的努力,也需要各个输血输液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努力,才能更好的保证患者使用医疗器械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