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智能模拟方法的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y412327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要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能源工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国际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新形势下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充分发挥政策杠杆的调控作用,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政策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必然要建立相应的计算机模型。基于二值逻辑的经典数学方法在处理结构化问题时可以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但是对于政策研究这类半结构化问题,这种经典数学方法存在三个无法解决的难题,即:无法解决与政策有关的知识的机器识别问题,不能模拟人类大脑的关于政策效果的模糊推理过程,无法有效地解决政策空间的路径寻优问题。 基于智能工程理论,本文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研究这一半结构化问题的模拟方法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初步解决了经典模型方法的三大难题。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所取得的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进行了定性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可再生能源政策模型的研究方法,分析并指出了经典模型方法的局限性。在对国内外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各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做出了评价,构建了我国可再生能源的障碍因素分析框架,归纳总结了可再生能源备选政策集合。 2.解决了与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的知识的形式化表达问题。提出了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的知识进行形式化表达的方法,设计了有关可再生能源发电知识库的框架结构,解决了政策决策者的经验等以语言文字形式存在的信息的计算机自动识别问题,为运用计算机模型进行政策决策奠定了基础。 3.实现了用计算机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决策者的思维行为的模拟。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推理规则库的构建方法,用模糊数学理论,进行了关于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实施效果的计算机模拟程序的框架设计,提出了利用计算机从已知初始节点到目标节点自动进行连续推理的智能模拟方法。 4.提出了关于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智能模拟系统解空间的有效搜索方法。根据智能工程理论中有关α优越解的思想,进行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智能模拟系统解空间搜索方法的设计,提出了政策路径优越性的评价指标,从而极大地减少了解空间的搜索数目,避免了传统搜索方法所产生的“组合爆炸”问题,保证了寻优过程的有效性。 5.通过算例对我国未来风力发电政策进行了智能模拟。使用VB和Matlab语言混合编程,构建了我国风力发电政策的计算机智能模拟实验分析软件,应用智能工程的方法,对我国未来风力发电政策及其经济性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寻优,提出了我国未来风力发电政策的建议。 最后,本文还对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及其政策走向做了展望。
其他文献
日本成文法律目前尚无关于安乐死的明确规定,但是一些典型的判例已经对安乐死合法的条件做出了界定。日本社会和民众绝大多数能够接受消极安乐死,但是强烈反对积极安乐死。积极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电压高、比能量大、充放电寿命长、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环境污染小等优点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使用的正极材料多为LiCoO2,材料
台湾地区“教育部”于1992年提出大学法修正草案以来,关于公立大学的法律地位、大学法人治理结构、教育评鉴等问题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公立大学法人化,指的是通过法制,赋予公立大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宽带网络的飞速发展,采用多媒体技术建立的网络教学平台的互动授课方式应运而生,它的出现为高校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从教学模式改变所带来的巨
对现有型号为:2JK-2.0×1.25的提升机卷筒进行改造,并使其满足矿山安全规程及提升机检验检测规范口中对滚筒上钢丝绳缠绕层数以及滚筒强度的要求。
病料应在尸检时采取,选取的材料按规定经处理、保存、包装后才能寄送,寄送时附上病例报告、尸检记录及其他有关说明。1病理组织检验材料的采取和寄送采取的组织应具有代表性,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多年来一直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伴随着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我国民间金融也备受关注,民间金融市场异常活跃
自然干燥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太阳能热泵干燥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既环保又节能,在干燥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正>2011年6月~2013年12月,我科采用改良Judet入路手术治疗24例肩胛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疗效确切,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4例,男19例,女5例,年龄22~65岁。左侧10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