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产重组是眼下经济生活中的热门话题,但在我国尚属于新生事物,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本文在对资产重组的涵义、定位、类型等问题进行一般性论述的基础上,主要对资产重组中的若干会计问题进行探讨。 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了资产重组的涵义、类型、定位以及资产重组的基本理论。在对现有的关于资产重组的定义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资产重组是伴随着产权关系变化的资产重新组合行为,其目的是通过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提高经营效率、减少交易费用,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其本质是一种调整企业边界、改变契约关系的交易行为。因此,资产重组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资产重组是一种导致资产存量、存在方式及结构发生变化的交易行为;(2)资产重组是资本性资产的重新组合,核心是资本运营;(3)资产重组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4)资产重组的本质是对企业边界的调整。根据以上对资产重组涵义的界定,本文将资产重组分为企业并购、企业收缩和资产置换三种类型;并指出资产重组的理性定位应该是优化资源配置,谋求整体效益。关于资产重组的基本理论,主要介绍了西方学者解释资产重组行为的几种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效率理论、代理成本理论、分拆理论以及资产剥离理论。 第二章资产重组与会计主要阐述了四个问题:会计在资产重组中的作用、资产重组涉及的会计问题、资产重组会计研究成果综述、研究资产重组会计的意义。会计在资产重组中的作用就是会计作用在资产重组行为中的具体体现,主要表现为在资产重组过程中为所有者、企业管理当局及其他利益主体提供决策相关信息。资产重组过程由重组准备阶段、重组实施阶段、重组整合阶段构成。在不同的阶段分别涉及到不同的会计问题。在重组准备阶段,会计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1)重组各方财务诊断,包括财务状况、资金运作状况和经营成果因素分析;(2)资产重组中的支付方式、资产需求和融资方式分析;(3)资产重组中的成本规模、成本构成、发生时间及成本与现金流关系分析;(4)重组后的效益成本对比分析及盈利预测。重组实施阶段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1)在谈判过程中,根据双方的预测进行成本效益的跟踪分析,为决定是否接受对方的条件以及寻求各方能够接受的条款提供依据;(2)进行财产清查,并依法对资产价值进行评估或确认;(3)进行兼并前的审计和调账工作;(4)依法对资产重组过程中的事项进行会计处理并按规定进行信息披露。重组整合阶段会计工作的基本点包括:(1)按照资产重组方案和企业具体经营目标的要求对重组后续工作进行控制,包括成本控制、资产使用控制、效益控制等;(2)按会计准则的要求结合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管理特点建立财务会计制度,内容涉及会计工作机构设置、会计人员配备与分工、会计核算组织等;(3)按企业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建立内部管理会计系统,包括预测决策系统、责任控制与责任核算体系、业绩评价与考核系统等。研究资产重组会计问题的意义主要有:第一,在对资产重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的基础上,了解资产重组对传统会计基础理论的冲击,把握资产重组要求会计做什么以及会计能够做什么。为直接指导资产重组实务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提供依据;第二,研究资产重组会计的实务问题,从会计方法的规范着手克服目前存在的信息披露不全、针对性和前瞻性不强、利润操纵严重的状况,提高对外披露资产重组信息的质量。在此基础上建立能指导资产重组会计实践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为建立相应的会计规范体系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 第三章资产重组会计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阐述了资产重组对会计假设的冲击以及对会计原则的影响。()资产重组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冲击主要表现为资产重组导致会计主体的变更和企业集团的出现,提出将会计主体的内涵从经营主体扩展为产权主体更为合适,这就需要把经营主体与关联企业的交易和经营主体与独立企业的交易加以区别,将二者分开核算和披露。这样才能真实公允的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2)资产重组行为加大了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使持续经营假设的局限性更加明显,据此提供的会计信息必然有失公允,在现行的会计理论框架下,解决的办法主要有两个:一是对重组行为进行全面而详尽的披露,以便于信息使用者判断资产重组对持续经营及会计信息的影响;二是加大有关中介机构的责任,如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资产重组条件下企业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做出专业判断,并出具专门的鉴证报告。(3)资产重组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主要产生于重组改变了会计期间的同质性,从而导致重组活动前后期间的业绩性质不一样,重组后磨合期与其他正常经营期间的业绩性质也不一样。因此,为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应将重组前后视为不同的特殊期间,分别编制不同的报表,列报不同期间的收益,这样便可充分揭示重组行为对经营业绩的影响。(4)由于资产重组行为加大了经营的不确定性,冲击了持续经营假设,因此也必然对历史成本原则产生影响。企业应根据资产重组的具体倩况,考虑经营风险对有关资产的影响,提供相关的以现实价值为基础的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