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盛唐边塞诗中的战争叙写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塞”作为诗作题材场景,源头可追溯到《诗经》。汉代边塞诗较为引人注目;魏晋两朝诗人也创作了许多显示战争祸害的诗作,引起世人的共鸣。到唐代,边塞诗迎来了其辉煌时期,产生了众多佳作。唐代大大小小的战争频繁旷日,加上诗人的创作热情,造就边塞诗风格纷呈,流派繁多。本文试图在盛唐时期边战频密的背景下,探讨边塞诗诗人的创作意图、边塞诗歌的艺术特征,特别是诗作中对战争的感受。全文分七章:诗人对南诏之役的省思、久戍之苦与生还之喜、盛唐边塞诗反映的多面性边战、盛唐边塞诗中战火与天伦的对立、唐诗中征衣的悲剧涵意、唐诗中胡汉戍卒的生命价值、国运冲击下的敦煌边塞诗。第一章以天宝末的南诏之役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杜甫《兵车行》、李白《古风》与刘湾《云南曲》,揭示唐军远征云南,激起了盛唐诗人的忧患意识。第二章论述唐代征人久戍不返,造成国家劳动力严重耗费于战事的局面,以刘长卿、王昌龄、王维等人诗作为例,揭示诗人如何以诗作谴责统治者穷兵黩武、草菅人命。第三章通过分析盛唐时期动机错综复杂的边战,探讨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从军行》(七首其四)及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三诗的创作意旨与表现手法。第四章分析李白《战城南》诗中“白骨”、常建《塞上曲》诗中“枯骨”,及张谓《代北州老翁答》诗中“胡尘”三种意象的运用,旨在揭露战争造成社会动荡,给广大人民带来无穷灾难。第五章以李顽《古从军行》、崔颢《雁门胡人歌》,及岑参《胡歌》为研究对象,论述诗人对战火中胡汉两军死伤戍卒的同情,歌咏“以和为贵”的思想价值,以及反映朝廷倚重蕃将蕃兵,造成汉将汉兵战功不报,功勋遭受褫夺的黑暗面。第六章先是借刘希夷《捣衣篇》慨叹边战致使征妇沦为辛苦织布、捣衣、缝衣、寄送寒衣的劳力;继以杜甫《捣衣》探究其批判唐王朝穷兵黩武的创作意旨,还借崔颢《辽西作》探讨唐王朝在东征西战的情况下,面对军需严重不足的真相。第七章阐释敦煌边塞诗的主题表现风格皆与中土主流边塞诗风格有不少差别,而这些诗歌承载了诗人控诉被战争死亡阴影笼罩的征夫的忧思及悲愤,彰显他们对功名失望,极度厌战、反战的情怀。本文主要以边塞诗为研究对象,论述唐玄宗一朝的武功祸国殃民;诗人秉承“诗言志”传统,以诗篇反映唐人的苦难,以及诗人对战争的思考。
其他文献
《汤计典频》自媒体由原新华社内蒙古分社高级记者汤计创办,是自媒体中的新闻深度报道传播平台。其中一些传播内容在国内引起较大社会反响,目前在内蒙古地区已经形成较为知名
论述了《中图法》第四版的修订特色及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中图法》的修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图书分类中发现一处需加“000”的情况,举例进行了分析。
现阶段,世界各国在医疗服务领域面临着两大挑战,首先是医疗资源紧缺,医疗费用不断上涨,其次是医疗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之间的利用率严重失衡。我国的医疗卫生
伴随着教育全球化而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其独特面貌令人耳目一新,通过与传统学科课程的相互渗透,让我们看到了一缕教育革新的曙光。本文探讨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进行学科
<正>最近有个患肝癌的女病人,肝功能很差,伴有肝硬化腹水。住院期间,对症支持治疗,同时中药健脾利湿,虽然病情没有明显的发展,但腹胀还是没消,小便很少。前思后想,治疗的思路
课堂提问对教师组织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反映教师的输出信息,并及时反馈学生信息,是师生思想认识沟
简述了编目工作的概况,分析了编目工作与读者服务的关系,提出了从提高编目深度、拓宽编目范围和开展目录使用调研等五个方面来改进编目工作,提高目录的实用效果,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微电网中的微电源和负载具有波动性和随机性,故储能系统是维持微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并改善电能质量的关键,蓄电池与超级电容器混合使用可以发挥蓄电池电池能量密度大和超级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