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音乐对工作记忆的影响——电生理和ERP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x789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负性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影响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密切关注。情绪图片、电影片段、电击威胁是常用的情绪刺激材料,而音乐这种具有很强情绪效应的刺激却一直被忽视。本文应用背景音乐作为情绪刺激考察了负性情绪对语音和空间工作记忆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认知负荷与情绪之间的交互作用。 首先通过实验1对音乐进行评定并选出符合条件的背景音乐。 在实验2中,对背景音乐所具有的情绪效应进行了验证。并通过行为结果初步探索了由背景音乐产生的负性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影响。实验采用了“n-back”范式作为工作记忆任务,并通过n来控制认知负荷。被试在不同的背景音乐下完成工作记忆任务,同时记录两种情绪条件下的皮肤电阻、皮肤温度、呼吸、心率等多项生理指标。每种情绪条件结束后,被试对自己当前的情绪体验在9点情绪自评量表(SAM)上进行评分。从被试的主观报告和生理指标的变化来看,背景音乐作为情绪刺激时能够成功地诱导出相应的情绪状态。行为结果发现两种认知负荷不同的任务在难度上的差异显著,高认知负荷任务的成绩显著低于低认知负荷任务;同时,负性情绪会选择性地损害空间工作记忆,但是负性情绪的影响会受到工作记忆任务难度的调控。 实验3通过ERP技术,深入观察了负性情绪在两种认知负荷下对语音和空间工作记忆的影响。15名被试参加了这一实验。具体方法与先前实验相同,但本次试验不再记录生理指标,而是记录被试的脑电信号。研究测量了头皮前部出现在200ms左右的正波(标记为P200)的潜伏期和波幅。头皮前部的晚正成分(LPC)的平均波幅,以及头皮后部的晚正成分(标记为P300)的平均波幅。结果发先:对于低认知负荷任务,头皮前部P200和LPC波幅在负性情绪条件下均有所减小,而P300波幅在负性条件下减小的情况仅仅发生在空间任务中。对于高认知负荷任务,负性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影响均不显著。 综上所述,背景音乐作为情绪刺激时也能诱发出相应的情绪状态,并表现出对工作记忆的影响效应,但是这种影响对空间工作记忆更加明显。同时这种影响还受到认知负荷的调控,高认知负荷下,情绪的影响效应减弱甚至消失。
其他文献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当前及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课程的衔接是关键
友谊是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处境不利儿童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国内关于处境不利中学生友谊质量发展特点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对友谊质
回顾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及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在义务教育制度确立并取得一定发展的近代,尤其是政权更迭、风起云涌的民国时期,有很多的教育理论家、实践者就已经认识
教师教育权力是教师在享有教师权利的基础上,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应该正确施加影响和干预的态度以及力量。保障教师教育权力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有效发挥学校教育作用的前提。义务教育是人的奠基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比较重要的教育阶段,它甚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不成熟阶段,对于许多事情尚难以做出理性的思考,他们容易感情用事和易于冲动,部分学生具有青春期的判逆特点,因此也总是教育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文化多样、价值多元的局面已成现实。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东西、城乡、沿海和内陆等地域发展极不平衡,大量外来文化流入我国,各国之间交流增多,我国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