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西侧跨海陆过渡带的地壳结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m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海北部陆缘的地壳结构和构造属性对探讨南海的形成演化非常关键。珠江口地区位于南海北部陆缘的中段,同时也是华南沿海地区重要的潜在震源区和地震空白区,因此对珠江口地区的地壳结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2015年中科院南海所与广东省地震局合作,在珠江口地区开展了一次集多道地震、OBS、陆上地震台站的海陆联合三维地震探测实验,在海域使用大容量气枪作为人工震源,陆上进行炸药震源的爆破,沿测线布设的OBS、流动地震台以及广东省固定地震台站作为接收台网。本论文以本次海陆地震联测的L1测线和MW测线为研究对象,利用射线追踪、走时模拟等方法,获得了珠江口西侧跨海陆过渡带的二维地壳结构,揭示了滨海断裂带在珠江口西侧的发育位置、规模和构造形态等特征,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该断裂带自珠江口东侧沿走向延伸至珠江口西侧的展布情况,同时探明了研究区壳内低速层由陆到海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低速层的成因及其对地震活动的影响。取得的主要认识和成果如下:  1.获得了珠江口西侧由陆到海连续的二维地壳结构,模型揭示沿测线的华南大陆区为典型的陆壳结构,莫霍面深度为27.0~30.0km。地壳厚度自华南大陆向南海北部逐渐减薄,莫霍面逐渐抬升至21.5~23.0km,转变为拉伸减薄型陆壳。  2.探测到壳内低速层的的存在,埋藏深度由华南大陆的14~21km逐渐上升到南海北部的12~13km。低速层在华南大陆厚度约7km,向海逐渐减薄,在模型最南侧的南海北部仅1km左右。低速层顶界面速度约5.6km/s,底界面速度约6.0km/s,其底界面的起伏变化与莫霍面的起伏相近。壳内低速层的成因可能与部分熔融有关,是应力容易集中的地带,与NEE向和NW向交叉断裂的共同作用是本区地震孕育、发生的深部动力学条件。  3.滨海断裂带在反射地震剖面上形态结构较为复杂,表现为一系列断距明显的阶梯状正断层,宽约55km,总体倾向为SE向,沉积层在陆侧较薄,在断裂带处突然增厚。在二维地壳剖面上,滨海断裂带与其两侧的地壳结构存在横向非均一性,表现为一条延伸至莫霍面的低速带,低速异常自上而下逐渐减弱。受滨海断裂带控制,断裂带两侧的莫霍面埋深和地壳结构差异明显,因此认为该断裂带是华南陆区正常型陆壳与海区减薄型陆壳的分界断裂。  4.通过对比发现,珠江口东西两侧滨海断裂带的总体形态相似,宽在40~55km左右,在反射地震剖面中都表现为一较宽的断裂破碎带,断裂带主体倾向SE,北界断裂均为一断距明显、倾向SE的正断层;在二维速度结构模型中,滨海断裂带处基底和莫霍面都发生突然变化,表现为一条延伸至莫霍面的低速带,且低速异常自上而下逐渐减弱。但滨海断裂带在珠江口外海域沿构造走向上也有明显差异:自东向西,断裂带呈现两侧宽、中间窄的形态,断裂带内部的结构形态从简单变复杂,逐渐发育明显的阶梯状断层;北界断裂从断距很大的陡崖式正断层逐渐转变为断距较小的低角度正断层;在二维速度结构模型中,珠江口西侧滨海断裂带内的低速异常相对东侧较弱。  5.总结并分析了华南沿海壳内低速层的三个识别方法:Pg震相走时中断;低速层顶、底界面反射震相走时曲线近似平行;大偏移距的滑行波震相。
其他文献
8月9日,永达传媒“谋·动——2014高铁‘动·精众’营销影响力峰会”在“美丽的园林城市,著名的才子之乡”——江西抚州隆重召开。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各企业代表以及各铁路局
该文通过对锯缘青蟹幼体和胚胎四种消化酶(蛋白酶、α-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碱性磷酸酶活力以及胚胎主要生化组成的测定,探讨了青蟹幼体和胚胎发育过程中五种酶活力的
红树林是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对维护红树林生态平衡,保护海岸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大量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的排放,使河口与海湾的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引
学位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是我国北方三种主要养殖扇贝中唯一的土著扇贝科种类,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黄海北部和渤海海峡,过去一直是我国干贝的产出贝。在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引进以
本文作为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中心地学部资助项目“毛北科学钻探区地球物理资料处理解释”和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海底构造研究的多约束重磁成像技术”两个项
学位
通过对荣成俚岛湾鼠尾藻种群的全年生态学调查,发现该地区鼠尾藻群体成熟期为6月至8月中旬,海水温度在14.4~25.1℃。温度升高和日照时间延长可促进鼠尾藻的成熟。鼠尾藻群体成熟
海岸盐沼湿地是一种特殊的湿地类型,处在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交互地带,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和强大的固碳能力,是地球上重要的碳汇。盐沼植物是盐沼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因
该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建立了推广形式的共轭变分同化方法,使之能够应用于LAGFD-WAM海浪数值模式;2)导出了扰动谱线性演化方程,分析了扰动谱增长、衰减机制,
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海洋上混合层厚度(Mixed Layer Depth,MLD)的新方法“相对变化”法。进行噪音和分辨率测试并应用于全球WOCE数据,与常用MLD方法进行了全面对比,分析了南海海
本文在POM模式基础上,建立一个σ坐标系下的三维斜压预报模式,考虑了海底地形、外来流、长江径流、海面风应力、海面热通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模拟结果较好地体现了冬季东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