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报告同时也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发出了“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的号召,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城市带动农村共同发展,逐渐使城镇化水平得以提高,可以促进区域文化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在扩大国内文化需求,还是在调整城乡文化结构以及文化健康发展方面都具有非常有效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以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为立论,分析了当前农村的文化建设现状和成因,总结了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来指导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探索性思考,并提出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本文主要从四个部分来探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问题。第一部分:介绍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基础,为全文论证提供了理论依据。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概念和特点切入,给出了城镇化和农村文化的涵义,归纳其特点及功能,阐明并且介绍了其主要内容。第二部分:概括了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已取得的成就,主要有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得到加强,家庭文化建设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热点和重点,城镇文化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新增长点,农村文化建设机制的不断创新,村民自办文化有了很大发展。第三部分:指出了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农民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观念陈旧,农村文化发展缓慢,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农村文化发展地域间的不平衡性,农村教育体系结构与农村现代化要求存在重大差距以及市场经济下的农民文化阵地受到不良文化的侵染;第四部分:强调马克思主义原理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加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文化建设,提出的主要路径有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队伍的建设,加强领导,创新农村文化管理体制,整合优秀的农村文化,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最后要引导农民进行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