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泽厚作为大陆1949年后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跨越了美学、思想史和哲学三个领域,并最终用以阐述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的观点。李泽厚的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原创性、前瞻性和现实性。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历史本体论,或称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也被称之为主体性实践哲学。历史本体论的提出是同李泽厚自身的学术历程和生命历程紧密联系的。在理论体系中,体现为马克思主义和康德哲学的结合,以及西方哲学同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思想的结合。通过本文,首先对于李泽厚的学术历程和文本的梳理,可以从历史本体论产生的内外两方面基础上,探究历史本体论思想在李泽厚整个学术思想中从萌芽到最终形成的过程。所谓文如其人,在李泽厚这里,历史本体论一方面产生于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对自身的心理结构的积淀过程,另一方面,其整个学术经历也印证了历史本体论的“经验合理性”。历史本体论的核心是主体性;总的前提是“人活着”,也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使用—制造工具的实践活动,来统帅人“如何活”、“为何活”以及“活得怎样”的问题。而主体性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处理作为人类整体的主体性和个体主体性的问题。围绕着个体性问题,历史本体论思想从两个维度,三个方面得以展开。两个维度即“度本体”和“情本体”的维度,“工具本体”和“心理本体”的维度,最终指向了儒学的“实用理性”和“乐感文化”两个维度。而三个方面,则是从认识论的“真”,伦理学的“善”和美学的“美”来作为理论的外延。其中,伦理学是走向宗教和政治的中介,这与作为框架前提的康德哲学有相似之处。而美学则起到了枢纽的作用:既是从整体性主体性向个体性主体性转向的枢纽,同时,也是连接历史本体论纯哲学体系和中国传统儒学的枢纽。通过对“人和宇宙的物质性协同共在”和审美享受这二者进行形上的设定,美学同时被设定为了起点和终点。以认识论为例,这也就是从理性的内化,到以美启真,最终实现自由直观的完整过程。历史本体论的意义,在于它的现实性。通过“巫史传统”的推断式的理论建构和“儒学四期说”的提出,历史本体论最终被注入到中国传统儒学的形式中。李泽厚通过这一过程,试图实现对儒学的第三次“转化性的创造”,即新一期的儒学,融合了马克思主义、西方哲学、后现代主义和存在主义以及自由主义的儒学。最终,李泽厚希望能够以历史本体论提供的视角,为二十一世纪具体的社会历史状况下的社会个体,在具体的、现实的、当下的外在情境与内在情感中,提供一种安身立命的可能,与社会、自然、宇宙和谐共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