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明确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改革任务,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属性、基本原则、制度架构和主要形式进行了科学的概括。去年中央又适时发布《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意见》,强调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根与源,作为协商民主重要的制度依托,理应被重点把握和研究。明晰发展路径、挖掘核心潜力,激活存量,开拓创新,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对于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和制度自信以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尝试用规范的历史制度主义研究框架,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置于一个大的历史视野中去思考,向上探寻该制度生成的结构性因素——观念、制度、利益等,试图在错综复杂的情势中展示出其生成过程,向下探求其生成之后的维持与变迁,找到其演进及确切的缘由,使这两个方面的分析对该制度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启示和关照。文章第一部分导论,对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成果、核心概念、论文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简单介绍,将这项制度定义为既包含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多党合作制度又包含有政治协商制度的双重内涵,提出这项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所在。第二部分制度的生成研究,以该制度为因变量,借助历史制度主义的结构分析方法,探讨观念、旧制度、利益以及行动者等架设的复杂、动态的结构性关系对其生成的影响。认为国外现代政党理论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多党合作思想是该制度生成的理论基础,“三三制”与旧政协制度为其塑造了制度框架并形成了潜在的冲突,最终在阶级力量对比和革命形势发生变化的关键节点上,中国共产党掌控权力优势,设计出了符合团结、民主和精英吸纳等利益追求的新制度。该制度的生成是历史客观生成与主观理性设计相结合和统一的结果,亦是现代政治潮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碰撞和交融的产物。第三部分制度变迁研究,一方面以制度为自变量进行历史分期,一方面又以制度为因变量,对环境、观念和行为与制度的关系进行分析,探求其变迁的动力机制。文章认为该制度的发展历史分为四个时期:形成和稳定期(1949—1954年)、徘徊和曲折期(1954—1976年)、恢复和重建期(1976—1989年)、规范和发展期(1989年至今),变迁的原因主要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国内和谐社会意识形态与西方协商民主观念的影响以及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领导人的理解和行动。认为制度据新形势变化的需求而不断自我调适,受路径依赖作用有自我强化趋势。第四部分总结生成与变迁对这项制度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意义。提出“一体多元”结构是该制度发展的前提,兼具“中国性”与“世界性”是该制度认同的关键,价值合理性与工具合理性的统一是制度改革的方向,而不断创新则是其走出路径依赖“闭锁”困境的保障。诚然,历史制度主义方法存在着精确度和严密性不足的缺陷,但这并不妨碍其在探讨政治制度生成和变迁方面所具备的方法论意义上的优势。本文即试图利用这一方法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全面、真实、清晰、动态地展示出来,从而把握这项制度进一步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使其在完成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