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肌筋膜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是肌肉疼痛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特点是肌肉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MTrP)的激活。MTrP是位于骨骼肌纤维肌紧张带上的具有高度应激性的一个点;按压和针刺MTrP时可产生局部疼痛,并能引起远处的牵涉痛(referred pain,RP)和局部颤搐反应(local twitchresponse,LTR)。MTrP被分为活化的MTrP和潜在MTrP。活化的MTrP可以伴随着自发疼痛的形成;潜在MTrP不会产生自发疼痛,但当用力按压或者针刺时也会产生疼痛。具有临床症状的、活化的MTrP区的致痛物质含量明显增高,但是在人体肌肉内无症状的潜在MTrP区并没有发现致痛物质含量是升高的。然而,人体潜在MTrP区的压力疼痛阈值(pressure pain threshold,PPT)较其它部位(非MTrP区)却明显降低。这种现象也提示潜在MTrP对伤害性刺激有高敏性。对潜在MTrP的高敏感性进行研究,有助于阐明潜在MTrP转变为活化的MTrP的机制,更加深入理解肌筋膜综合征产生的病理过程。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首先进行了健康人体的MTrP研究;然后制作动物模型,从行为学进行验证;最后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一、潜在激痛点对伤害性刺激和非伤害性刺激的高敏性目的:观察潜在MTrP对伤害性刺激和非伤害性刺激的敏感性。方法:实验分为3个部分,共有11名健康志愿者参加,每部分实验的间隔时间最少为1周。每部分研究中,先通过特制的中空肌电图针对健康志愿者腓肠肌上的潜在MTrP和非MTrP进行定位,然后在肌电图机的引导下进行肌肉内注射。第一部分的实验中,高渗盐水(0.1 ml,6%)被分别注射入位于腓肠肌上的潜在MTrP和对侧非MTrP。在第二、三部分实验中,谷氨酸(0.1 ml,0.5M,)和等渗盐水(0.1 ml,0.9%)以同样方式被分别注入潜在MTrP和对侧非MTrP。在每一次注射后,受试对象被要求在目测类比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记录仪上记录疼痛强度,并在疼痛图像记录纸上记录疼痛面积。实验后对最大疼痛强度(VASpeak),曲线下疼痛面积(VASauc),局部疼痛和牵涉痛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MTrP注射高渗盐水、谷氨酸和等渗盐水后,所记录的疼痛强度(VASpeak)和曲线下疼痛面积(VASauc)均明显高于非MTrP注射(均P<0.05)。另外,谷氨酸和高渗盐水注射后,诱发了牵涉痛的MTrP的VASpeak和VASauc要明显高于没有诱发牵涉痛的MTrP(均P<0.001)。结论:本研究不但证明潜在MTrP对伤害性刺激表现为高敏反应,而且也初步证实了MTrP对非伤害性刺激的高敏感性。另外,牵涉痛的出现与MTrP的高敏感性有关。二、激痛点诱发肌肉疼痛的动物模型目的:建立激痛点诱发肌肉疼痛的动物模型,并验证此模型在MTrP诱发肌肉疼痛研究中的有效性。方法:72只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6组(单纯针刺组,生理盐水组,谷氨酸组,高渗盐水组,开他敏+谷氨酸组,利多卡因+高渗盐水组),每组均12只大鼠。轻度麻醉大鼠后,利用特制中空肌电图针在大鼠左侧股二头肌上确定潜在MTrP。单纯针刺组只是将肌电图针插入MTrP,不采用任何化学物质刺激。生理盐水组,谷氨酸组和高渗盐水组分别向大鼠潜在MTrP内注射等体积的等渗生理盐水(0.05ml,0.9%)、谷氨酸(0.05ml,0.25M)、高渗盐水(0.05 ml,6%,)。开他敏+谷氨酸组和利多卡因+高渗盐水组在谷氨酸盐和高渗盐水注射5分钟前分别注射开他敏(0.3 mg/kg)和利多卡因(5mg/kg)。利用电子Von frey机械痛刺激仪分别测定不同刺激后5、15、30、45和60分钟MTrP区的机械痛阈值(引起同侧后肢扑动行为机械刺激阈值)。结果:同单纯针刺组相比,注射谷氨酸盐、高渗盐水及等渗盐水均增加了潜在MTrP区的机械敏感性(P<0.05);与谷氨酸盐、高渗盐水组相比,开他敏和利多卡因能明显降低谷氨酸盐和高渗盐水诱导的高机械敏感性(P<0.01)。结论:在不同的刺激作用于潜在MTrP后,较低阈值的机械刺激作用于大鼠的MTrP区便可引起同侧后肢扑动;该动作是大鼠针对肌肉疼痛刺激而做出的典型防御行为。本部分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动物模型,通过该模型的行为学观察,可对MTrP诱发的肌肉疼痛程度进行评定。三、大鼠潜在MTrP和非MTrP注射谷氨酸后所诱发疼痛的差异目的:利用轻度麻醉大鼠潜在MTrP的动物模型,向大鼠潜在MTrP内和非MTrP内注射谷氨酸,并在注射后进行行为学观察,研究潜在MTrP区和非MTrP区注射谷氨酸后是否会诱发出不同程度的疼痛反应。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0.25M谷氨酸MTrP注射组,0.25M谷氨酸非MTrP注射组,0.3M谷氨酸非MTrP注射组和0.35M谷氨酸非MTrP注射组),每组均12只大鼠。实验中使用特制中空肌电图针确定大鼠左股二头肌MTrP和非MTrP,并通过该电极针注射不同剂量的谷氨酸。在0.25M谷氨酸MTrP注射组和0.25M谷氨酸非MTrP注射组中,分别在大鼠MTrP内和非MTrP内注射相同剂量谷氨酸(0.05ml,0.25M);在0.3M谷氨酸非MTrP注射组和0.35M谷氨酸非MTrP注射组中,分别向大鼠非MTrP内注射不同剂量谷氨酸(0.06ml,0.3M;0.07ml,0.35M)。利用电子Von frey机械痛刺激仪分别测定在不同刺激后5、15、30、45和60分钟时MTrP区和非MTrP区的机械痛阈值。结果:与非MTrP内注射0.25M和0.3M谷氨酸相比,MTrP内注射0.25 M谷氨酸后大鼠的机械痛阈值明显降低(均P<0.05),而非MTrP注射0.35M谷氨酸和MTrP内注射0.25 M谷氨酸后,大鼠的机械痛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向潜在MTrP区和非MTrP区注射谷氨酸后会出现疼痛差异,也提示大鼠潜在MTrP区和非MTrP区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存在差别。四、不同刺激后潜在激痛点和非激痛点区蛋白激酶α、蛋白激酶ε的表达差异目的:在对大鼠潜在MTrP和非MTrP进行不同的刺激后,观察蛋白激酶α(PKCα)和蛋白激酶ε(PKCε)在这些区域的表达。探讨PKCα和PKCε在MTrP诱发肌肉疼痛和痛觉过敏过程中的潜在作用。方法:72只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成3组(谷氨酸组,高渗盐水组和单纯针刺组),每组24只。利用特殊设计的中空肌电图针确定位于Wistar大鼠左侧股二头肌的MTrP和非MTrP。在谷氨酸组实验中,通过该特制的肌电图针刺电极,同样数量的谷氨酸盐(0.05ml,0.25M)被分别注射进潜在MTrP(n=12)和非MTrP(n=12),将非MTrP作为研究对照。在高渗盐水组实验中,高渗盐水(0.05 ml,6%)被以同样的方式注入潜在MTrP和非MTrP;在单纯针刺组实验中,肌电图针刺电极只是插入潜在MTrP和非MTrP而没有注射任何化学物质(均n=12)。所有的大鼠在不同刺激后5分钟时被处死,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来检测PKCα和PKCε在MTrP和非MTrP区的表达。结果:与非MTrP注射相比,MTrP注射谷氨酸和高渗盐水可明显增加大鼠股四头肌MTrP区PKCα和PKCε的表达水平(均P<0.05)。而单纯针刺MTrP和非MTrP后,MTrP和非MTrP区PKCα和PKCε的表达轻度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外周的PKCα和PKCε的激活在MTrP诱发的肌肉疼痛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选择性抑制外周PKCα和PKCε表达可能是治疗MTrP活化后所导致的肌筋膜综合征的有效手段。总之,我们从上述几个方面探讨了潜在激痛点高敏感性。从第一部分研究中可以得知,潜在MTrP对伤害性刺激和非伤害性刺激均表现为高敏反应,牵涉痛的出现与MTrP的高敏感性有关。动物实验也提示潜在MTrP区和非MTrP区的NMDA受体存在差异;外周的PKCα和PKCε的激活在MTrP诱发的肌肉疼痛过程中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