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评话语分析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源于批评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的焦点为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和意识形态及权力之间的相互关系。批评话语分析的目的是透过语言的表面形式,揭示背后的意识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批评话语分析在新闻语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鉴于新闻语篇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对新闻语篇进行批评话语分析具有一定的实际作用与重要意义。本文以特朗普总统访问朝鲜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作者分别从VOA与CNN这两家新闻媒体各选取了13篇相关的新闻报道为语料,总字数为9800字左右。同时,作者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并使用UAM Corpus软件为研究工具。基于此,作者提出了三个研究问题:(1)及物性视角下新闻语篇有怎样的语言特征?(2)新闻语篇中两种主要的转述方式及转述动词有怎样的分配比例?(3)通过记者的视角能够传递怎样的意识形态?对于三个研究问题的回答:首先,作者用及物性理论回答第一个研究问题,将收集的语料划分为不同的小句,然后判断小句的语言特征。其次,作者采用了Leech&Short的言语转述方式与转述动词的理论回答第二个研究问题,主要分析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及转述动词的分配比例。最后,作者采用了Fairclough的三维分析框架,分别从阐释与解释这两个方面来回答第三个研究问题。研究发现:首先,及物性视角下的各类小句呈现出不同的比例。它们依次为物质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及心理过程。各类过程从不同的视角说明了记者对该事件的认识与解读。其次,语篇中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有不同的分布比例。显然,直接引语占比高于间接引语,说明记者的报道多引用原话,加深了对新闻报道的说服力与影响力,同时转述动词的多样性也说明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最后,在阐释层面,作者以情态动词为视角对语篇进行阐释,情态动词反映了记者的态度与语气,发现would与will这两个情态动词占比最高。在解释层面,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是语篇生成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记者表达了美国对与朝鲜合作与发展抱有极大自信心与期待,从而传递出美国乐于助人的精神与积极乐观的思想意识。本文的贡献主要有两点:首先,对新闻语篇的理解应采用批判性视角,新闻语篇的字面理解不能有效地反映隐含的意识形态。其次,新闻语篇的生成包括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因素,因此,读者对新闻语篇的解读应该考虑背后的不同背景与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