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物质文明飞速提高,世界各国都开始意识到,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对教育进行改革,我国教育改革的脚步也从未停止过,迄今共历经八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2001年开始实施第八轮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美国在化学课程改革中提出化学教学要“以培养化学科技人才为目的”向“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转变,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对培养全民科学素养的重视;日本则是注重对学生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在化学新课改中着重强调了探究性、并加大了实践活动的比例,让学生理解和认识科学的发展过程;我国在新课改中也要求培养更能适应社会生存和竞争的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具备一定科学素养的公民,加强了化学与生活、生产以及社会的联系。重庆市于2010年9月进入课改,正式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为了了解重庆市首批进入新课改的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现状,以及化学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论文采取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了研究,论文完成共分四个部分:第一,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综述,问卷设计和问卷调查。笔者参考国内外文献,对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在借鉴的基础上听取专家意见,设计了具有信效度的调查问卷,同时在重庆市选取了三所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中学(一所乡镇中学、一所郊区中学和一所市区中学),以三校高一年级的部分学生和全部化学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选取了部分学生进行了封闭式访谈。第二,数据处理:包括学生调查问卷、学生访谈记录和教师调查问卷的处理。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整理,运用spss17.0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处理。第三,总结调查结果。根据分析结果,从八个方面对重庆市新课改下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现状进行了概括。第四,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从调查结果显示,笔者发现重庆市化学新课改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学生们具有一定探究意识,更重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等,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化学实验和活动开展力度不够,学生评价标准不够详尽等。笔者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分析研究了其具体原因,并提出了对应的建议和措施,如开放实验室、在化学教学中利用网络上的化学资源和完善评价标准等,希望能为重庆市乃至其他地区的化学新课改提供一点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