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迅猛发展,呈现蓬勃向上、欣欣向荣的景象。与此同时,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扩张性与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中区域经济发展中土地供给与土地需求矛盾尤为明显。而且长期以来,我国土地利用存在利用率偏低、产出效率不高、功能配置不合理等缺陷。如何在一定区域内,合理、有效的集约利用每一寸土地,最大限度的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土地供给的要求,成为了政府部门和研究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国内外经济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都市圈已成为左右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竞争国内化日益明显,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也进入了都市圈主导发展的阶段,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三大经济圈竞相发展的格局。基于长三角经济圈快速发展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安徽省委、省政府适时做出东向发展、加速融入长三角的重大决策。然而,安徽省在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过程中,同样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人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走什么样的崛起之路成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取了在中部崛起和安徽东向发展中具有明显区位优势和典型示范意义的安徽省芜湖市作为研究的目标区域,试图通过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理论分析与芜湖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典型个案剖析,揭示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内在驱动机制与外在影响因素,评价区域土地集约利用效果,并提出相应的区域土地利用政策建议。本研究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导论,介绍了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及意义,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理论做了回顾,指出了目前关于本选题研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本章还对论文的研究方法做了简单介绍。第二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分别从区域土地集约利用概念界定、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度的内涵、土地报酬递减规律、阿朗索竞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三章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和评价,首先论述了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内在动力和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外在影响因素。本章认为,聚集经济效应是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最大内在动力;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外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人地关系、区域经济发展、要素市场、政府干预等。论文在第三章第四节区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政策选择中,阐述了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原则,构建了本文的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指标体系,同时指出了区域土地集约利用政策选择的原则,即坚持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原则、统一规划原则、严格保护耕地原则、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等。随后,在论述政策选择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集约利用的十一项区域土地利用政策。第四章芜湖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为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本章在介绍芜湖地理位置、地形与气候、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科技教育等基本概况的基础上,结合前文论述的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内在动力和外在影响因素、依据芜湖土地利用中的具体数据,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与探讨。同时,本章利用前文已经构建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芜湖市的土地集约利用进行了总体评价。最后,本章分别指出了芜湖市工业用地、开发区土地、农业用地、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措施。同时,该章也对芜湖市土地集约利用过程中的农用土地流转问题做了探讨。第五章结论与政策建议,得出了本研究的五个主要结论,同时本章根据研究的结论,提出了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土地集约利用的具体政策建议:做到规划先行,并培育相关产业的集聚发展,真正发挥产业集聚所带来的聚集经济效应。注意处理好土地增量与存量的关系。大力推进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依法收回闲置土地,通过“腾笼换鸟”、建立标准化厂房、创新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设立必要的土地使用门槛等方式,改变目前一些地方的“零(低)地租”招商现象,逐步过渡到“零土地”招商。积极稳妥推进省以下国土资源系统垂直管理,强化业务培训,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国土资源管理队伍。本文的研究,不仅对芜湖市进一步提高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而且对安徽省乃至中部其他地区协调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和理论探索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