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与背景:谈及人类健康风险,肺结核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人类与肆虐人间数千年"痨魔"之间的斗争一直在延续。根据各国结核病的流行情况,世界卫生组织重新划分出了 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而中国由于其不容乐观的结核病流行情况而高居第4位。耐药肺结核的出现更是使我国本已严峻的结核病防控态势雪上加霜,因而,加强对耐药肺结核流行现状的认知和其流行趋势的把握,能为我国现阶段所采取的结核病防控策略的修改和完善提供些许参考价值;分析并识别耐药结核产生的相关风险,能够为临床医生等相关从事一线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人员早期发现并诊断耐药结核病以及制定合理的结核化疗方案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收集于2011年01月01日-2014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于山东省胸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痰培养阳性且为结核分枝杆菌的肺结核患者的相关资料,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对入选患者总的耐药率及四种一线抗结核药的单药耐药率进行趋势分析,分析比较耐药组与敏感组之间患者相关临床特征的区别,辨别耐药患者的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探讨单药耐药患者相关临床特征及风险因素。我们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对本研究中分类资料进行不同组间的比较,当某组数据出现理论频数<5的情况时,为避免卡方检验结果出现偏差,我们采用Fisher确切检验进行分析。对于肺结核患者出现耐药情况风险的探寻,则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于总体分布特征不明确的不同样本,我们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中,我们采用的认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统计结果为 P<0.05。结果:我们共收集到合格病例1815例,其中敏感菌株1240株(68.32%),耐药菌株575株(31.68%);多药耐药患者125例(6.89%),对四种药物均显示耐药性的患者共25例(1.38%);男性患者共1257例(69.26%),女性患者558例(30.74%);初治病例1467例(80.83%),复治病例348例(19.07%);该研究中所有入选患者年龄分布于10-90岁之间,平均53.2岁(均数±标准差为:53.2±18.8岁)。近四年总的耐药趋势无明显变化,单药耐药趋势分析发现,乙胺丁醇耐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的耐药率则居高不下。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下列因素能够增加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发生的分险:农村居民(OR=l.380,95%CI 1.287-1.481),具有结核密切接触史(OR=1.429,95%CI 1.342-1.520),胸部 CT 示空洞形成(OR=1.465,95%CI 1.409-1.522)及双肺受累(OR=1.044,95%CI 1.001-1.089),合并 COPD(OR=13.640,95%CI 12.976-14.337)以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OR=1.185,95%CI 1.025-1.371);而合并糖尿病是耐药结核病产生的保护性因素(OR=0.759,95%CI 0.726-0.793)。我们将所有入选肺结核患者分为耐药组和药物敏感组,由于患者的误诊时间和住院时长的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因而,我们采用非参数统计的方法即秩和检验来分析耐药结核患者与药物敏感组患者间误诊时间、住院时长之间的差异,用均值和中位数来描述各自的数据特征。通过秩和检验分析,我们发现耐药组与敏感组肺结核患者误诊时间有所差异,耐药组平均误诊时间为5.94个月,而敏感组平均误诊时间为4.39个月(P=0.013);耐药组平均住院时长47.62天,高于敏感组的42.01天(P=0.003)。结论:山东省在近些年的肺结核防控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四种一线抗结核药物总的耐药率及单药耐药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从近四年的耐药趋势来看,其中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的耐药水平居高不下,而乙胺丁醇的耐药水平则呈下降趋势,但是,多药耐药结核水平未见明显下降趋势。对于具有下述风险因素的肺结核患者,我们要时刻警惕其耐药情况的发生:农村居民;具有结核密切接触史;胸部CT示空洞形成及双肺受累;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及长期使用激素。因而,接下来结核防控工作需要加强对农村居民的肺结核的筛查,对于影像学征象不典型的肺结核患者中应当保持高度警惕,COPD的防治工作仍需加大力度,对于提高肺结核患者的依从性以及周边人群防护隔离工作的教育宣传要时刻不能松懈。耐药肺结核患者更容易误诊,临床医师对于该类患者应加强认识,提高诊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