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守住耕地红线和基本农田红线,是控制城市随意“圈地”、盲目扩张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是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根基和命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政府囿于短期利益,或是缺乏多规划衔接,导致基本农田划定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从县域基本农田指标分解和构建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质量评价体系两个方面探讨县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法。综合考虑各项影响因素合理分解基本农田指标,优先将生产能力强,生态质量高、区位条件好的耕地划入基本农田。使划定后的基本农田布局科学合理。 东乡县17个乡级行政区作为分解单元,以各分解单元的土地利用现状条件为基础,分析建设用地需求和农业发展条件,统计耕地生态条件。在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了13项影响要素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分解单元的权重,并依此为依据将上级下达东乡县480600亩基本农田保护总指标任务分解到各乡级行政区。 以县域现状耕地图斑为评价单元,从耕地的自然质量、生态质量、区位三个维度,共选取15项评价指标,构建质量评价体系。各项评价指标分值量化后,借助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并计算各评价单元的综合分值。通过耕地质量评定结果,将耕地入选基本农田适宜性划分为4个等级。 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分解结果和各乡级行政区内耕地图斑分值划定基本农田布局。划定后从基本农田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布局三个方面,对比分析理论划定和实际划定结果,认为理论划定的基本农田数量更多、质量更高、区位更合理。最后梳理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总结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其研究前景,为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