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通过自身抗原和抗体结合而形成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导致肾、关节、心、肺、皮肤等多部位、多系统损伤。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SLE主要致死原因之一。依肾活捡结果,肾脏受累可达90%以上。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探讨狼疮性肾炎中医证型、临床指标及肾病理关系,通过中医证型和临床特征推测肾脏病理损伤程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我院40例住院患者(2005-2008年),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标准,同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根据临床表现进行传统的中医辨证,收集实验室、肾病理资料,建立数据库,分析40例LN患者的中医证型、临床指标以及肾病理资料。肾脏病理的评估:参考Austin、Hill建立的The NationalInstitutes of Health(NIH) index、Biopsy Index(BI)半定量积分标准:NIH指数(NIHIndex,NIHI)是AI(Activity Index)、I(Chronicity Index)之和。AI、CI分别按照损伤范围:0,0-25%,25-50%,以及>50%,记0,1,2,3分。其中AI的第3、5项加权指数为2,其余为1。AI、CI积分最大值分别是24和12分。BI由GAI(Global Activity Index),TIAI(Tubulointerstitial Activity Index),CLI(Chronic Lesions Index),IFI(Immunoefluolarence Index)的积分组成,GAI,TIAI和CLI分别按照损伤范围:0-10%,0-25%,25-50%,以及>50%,记0.5,1,2,3分。其中GAI的第3、5项加权指数为2,其余为1。GAI,TIAI和CLI积分最大值分别是24,21,15分。IF按荧光强度以1+-4+表示,每一例都应为6种荧光的积分之和,IFI最大值为96。结果40例患者中,本证脾肾气虚型27例(67.5%),脾肾阳虚型2例(5.0%),肝肾阴虚型1例(2.5%),气阴两虚型10例(25.0%)。以脾肾气虚型较常见,其次为气阴两虚型。脾肾气虚型病理分级以IV(59.3%)、III(14.8%)、V(14.8%)为主。非脾肾气虚型病理以IV(53.8%)、III(30.8%)为主。中医标证包括水湿型8例(10.8%)、湿热型25例(33.8%)、血瘀型27例(36.5%)、湿浊型14例(18.9%),共74例。以血瘀型较常见,其次为湿热型。水湿型病理分级以IV型(75.0%)为主,湿热型病理分级以IV型(56.0%)、III型(16.0%)、V型(16.0%)为主,血瘀型病理分级以IV型(55.6%)、III型(22.2%)为主,湿浊型病理分级以IV型(71.4%)为主。脾肾气虚型血沉、APTT,24h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非脾肾气虚型,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水湿型APTT明显高于湿浊型,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瘀型WBC明显低于湿浊型,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水湿型HGB明显低于湿热、血瘀型,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湿浊型SCR明显高于水湿、湿热、血瘀型,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湿浊型BUN明显高于湿热、血瘀型,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水湿型TCH明显高于血瘀型,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水湿型临床积分明显低于其余三型,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湿浊型CI、NIH积分明显高于血瘀型,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首次采用NIH联合BI的积分系统,探讨狼疮性肾炎中医证型、临床指标以及肾病理的关系,证实了LN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以及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中医辨证分型对推测LN病变程度有一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