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属于儿科常见疾病之一,是引起儿童腹痛的常见原因,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以脐周及右下腹多见,一般无压痛、反跳痛,可伴随腹泻、呕吐等,其病理表现为肠系膜淋巴结的非特异性炎症,因本病病因较为复杂,并没有找到直接明确的致病因素,故目前学界对本病的诊疗方案尚未达成共识。该病属于中医“腹痛”的范畴,中医药对本病的疗效明显。许尤佳教授认为“儿为虚寒”,在腹痛方面多表现为虚证、寒症,每用补法、温法多能见效,在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许教授的加减七味白术散对本病有明显的疗效。本研究通过用加减七味白术散治疗本病,尝试探讨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病机,研究其对本病的疗效,并初步确立治疗脾胃虚寒型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有效方剂。方法:本研究病例来源为来自广东省中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符合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标准的患儿,共30例,均给予许尤佳主任经验方加减七味白术散治疗,疗程3周。治疗前后观察患儿腹痛情况,包括腹痛程度、持续时间及缓解因素等,并收集患儿的舌象、脉象等中医辨证要素,每周收集一次,共四次。治疗前及治疗后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如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秩和检验),分析治疗前后的数据,得出结论。结果:经过治疗后腹痛症状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疗效评价,临床治愈25例,好转2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临床治愈+好转)90%;证候积分评价,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西医认为本病多继发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感染后,故不少学者认为本病的病因为感染因素占多,在治疗上主要以抗感染为主,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容易复发,且抗生素的使用有一定的副作用。本病属于中医“腹痛”范畴,中医药对治疗本病有一定的优势,一般通过调理患儿的体质、祛除病邪等方法,达到缓解腹痛等临床症状的目的,亦有研究证实除了临床症状的缓解,中医药尚可使肿大的淋巴结缩小或减少。本研究以补益脾土,兼以化湿导滞、行气活血为法,以加减七味白术散为主方,并临证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肠系膜淋巴结炎。前后疗效对照结果显示本方剂对治疗脾胃虚寒型肠系膜淋巴结炎有效,在缓解腹痛等临床症状、缩小或减少肿大的淋巴结均有明显效果,对进一步指导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