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导性高技术产业成长的创新诱导机制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you3880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导性高技术产业是指本身成长性好、创新率高、产业关联性强、对经济增长有突破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其发展日益引起各国政府和理论界的高度瞩目。本文将创新作为主导性高技术产业成长的内生变量,揭示主导性高技术产业成长的机制,这对于诱导主导性高技术产业快速健康成长,并突破带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全文共有五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在熊彼特创新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企业内生成长理论和A-U模型的基础上,确立了创新作为诱导主导性高技术产业成长的重要内生变量的观点;第三章借鉴索洛模型和罗默模型,构建了主导性高技术产业成长的要素贡献评价模型,利用1995年-2006年间9个主导性高技术产业的相关数据对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第四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SEM),揭示了创新诱导主导性高技术产业成长的路径;第五章结束语。本文认为,创新并不是主导性高技术产业成长的直接动力因素,但却是主导性高技术产业成长的内部诱因,创新通过两条路径提升产业素质,进而促进主导性高技术产业成长。通过对主导性高技术产业成长的要素贡献评价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资本和劳动对主导性高技术产业成长的贡献大于创新的贡献,这与创新是增长的源泉的经典理论相悖,但同时又与90年代出现的“索洛悖论”的结果一致。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创新诱导主导性高技术产业成长的路径进行分析发现,创新从两条路径通过提升产业素质诱导主导性高技术产业的成长。创新投入通过创新产出和产业素质推动产业成长;创新产出通过产业素质推动产业成长。产业素质的提升是产业成长的直接动力,创新对主导性高技术产业成长的影响通过产业素质这个中间变量的传导得以放大和强化,这正是创新对增长贡献的理论预期与实证结果不一致的根本原因。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要加快主导性高技术产业健康持续成长,必须加大主导性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投入,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产业素质之间的协同作用和协调发展;大力提升产业素质,通过创新促进产业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提升。
其他文献
该文提出一种新的混沌信号降噪方法-微扰法,并且给出了微扰法的一个具体实例算法-梯度微扰法.该文还对用梯度微扰法进行混沌信号降噪的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梯度
目前我国的客运专线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2004年1月国家原则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规划到2020年,中国铁路网总里程达到10万公里,建成客运专线1万公里,形成“四纵四横”的客
研究了从中世纪到现在教堂钟中的合金元素包括有害元素对锡青铜冶金性能的影响,对澳大利亚和欧洲钟的样品进行了金相和化学分析,确定和论证了不同时期影响教堂钟质量的相关因
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考察,微观层面主要是基于房地产行业或者房地产产品属性角度的探讨,宏观层面则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指标对房价波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