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者在现有的视频编码国际标准MPEG-4和H.263的基础上,研究了低比特率视频编码流的抗误码技术,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包括:·测试和研究了ITU-T制定的视频编码国际标准H.263++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在现有的视频编码国际标准MPEG-4和H.263的基础上,研究了低比特率视频编码流的抗误码技术,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包括:·测试和研究了ITU-T制定的视频编码国际标准H.263++的附加协议U和V.测试的内容包括附加协议U对视频编码效率的改善和它对编码码流抗误码能力的贡献,以及对附加协议V的抗误码性能的评估.根据测试结果,进一步提出这两个附加协议尚有待改进的地方以及附加协议V与其它相关技术的结合应用.·采用H.263++的附加协议U中的长期预测(long-term prediction)的概念,提出一种多帧复合预测的算法,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在抗误码方面,该算法有天然的抗误码能力,通过对多个预测块的组合恢复实现对错误更强的抵抗性.·研究了视频编码中的数据划分(data partition)、基于优先级的非等重保护(unequal error protection)技术以及MPEG-4系统层对抗误码技术的支持.·在结合数据划分、非等重保护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率失真模型的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算法.在固定的信道输出码率下,通过对数据非等重保护等级的合适选择,使恢复图像的质量尽可能地高.
其他文献
手势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交流手段之一,它自然而又直观,因此在新一代人-机交互系统中,手势交互成为很好的选择.对手势识别技术的研究也成为当今计算机视觉领域、模式识别领域、
混沌作为非线性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当今倍受科学界关注的前沿学科和研究热点.混沌的发现给几乎所有科学和技术领域带来了冲击和改变,极大地拓广了人们的视野,加深了人们对
该文提出了基于信干比(SIR)估计的新算法,该算法采用一个简单的二次方程,来控制多径环境下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电话的发射功率.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预测信道的功率增益.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不仅推动了自然科学的进步,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是工作还是娱乐,甚至包括消费,都与计算机网络有着紧密联系。与此同时,网络中所暴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大量的信息对数据传输的速度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降低网络建设成本,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电话网络资源,网络服务商与网络交换中心的连接已采用数字方式,采用
第一章简单介绍任务背景,任务要求及无线电遥测系统的基本原理.第二章介绍天线分集BPSK/FSK数字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组成与功能,给出了接收机系统的原理图.第三章详细介绍
该文着重研究了光纤的色散和色散补偿问题,分析阐述了在G.652光纤上成功实现4×l0Gb/s 400km和800km传输的色散补偿传输系统.获得创新性成果如下:深入研究了各种光纤的色散特
该文在研究低比特率视频编解码协议和讨论运动估计的搜索算法、多线程技术、MMX技术及量化方案选择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H.263的视频编码方案.并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取
该文主要讨论了数字电视系统中DVB-C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文中首先介绍了世界上流行的几种数字电视系统标准和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现状,然后简明扼要地介绍了MPEG-2标准和欧洲
该文首先对现有工作流技术及其产品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缺陷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该文将Web服务技术框架与工作流技术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易于实现的流程